第206章 德川家康(第1页)
结果大明皇帝居然就为了这点小事,真的派遣军队到倭国来了!还是八万人!德川家康心中真的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但是事已至此,德川家康决定先放下一切事情,等打完这一仗再找岛津家算账。现在阮潢的头号军师阮秉谦正在德川家康的大帐中侃侃而谈,为德川家康介绍王鼎军队的情况:“大明夏王现在的主要兵力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是夏王本镇亲兵,大概五六千人左右,战斗力最强,大概装备了四千门一种不需要火绳的新式步枪,还有四五十门大炮,不过听说这种炮射速极快,但是这个炮我们都没见过,但是听说当年打得李成梁屁滚尿流,管夏王本镇炮兵的人叫赵大强,我们只见过面,没说过话,不过听戚金讲过说赵大强是夏王过命的兄弟。本镇之外,还有马千乘和戚金两部也装备了这种没有火绳的火枪,两部人马都只有一些虎蹲炮,没有大炮。我曾经听戚金说过这种火枪射速很快,一把新式火枪可以抵得上三把火绳枪。马千乘和戚金现在也算夏王直属部队,两部总兵力大概在八千到一万之间。夏王的外围部队大概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李成梁为首的大明降将,李成梁据说以前是大明辽东王,属于明国第一等的大名,他的儿子就是那个朝鲜和关白交手的李如松。听说李成梁在明国很有实力,手下有十万大兵。夏王不放心放他自己在明国,所以到哪里都带着他。李成梁这次大概带来了一万人左右,他的部队装备了一种西夷(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不肯卖给我们(安南国)的超远射程的火枪,大概一两千支。普通火绳枪大概三四千门。属于夏王直属部队以外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第二部分是夏王收服的南海诸国主。包括纳黎宣,郑松,我主(阮潢),莫敬恭。不过我主(阮潢)郑松莫登庸三人都是夏王手下败将,被夏王强行带离了安南国。纳黎宣情况不太清楚,不过纳黎宣和夏王走的很近,装备也好,大概有三四千门火绳枪。郑松部队大概有万人规模,两三千门火绳枪,四五门六磅炮。战斗力是安南之冠。莫敬恭大概三四千人,火绳枪一千门左右。战斗力最差,大将军在小仓城击败的就是他。第三部分是南京的京营部队。据说南京部队曾经发起了对针夏王的叛乱,所以被夏王打败后,驱逐离开了南京,总人数应该只有四五千人罢了,不过据说火枪很多,到底多少我们接触很少。知道的不多。”德川家康听了阮秉谦的陈述,深深看了阮潢和阮秉谦一眼,两个人知道的情况明显多于他们应该知道的,而且事无巨细,必然是他们平日用心打听过的。结合他们降将的身份,他们想干什么不问可知。想到这里,德川家康不由对二人又客气几分,他已经从阮秉谦的话语中看到了机会。德川家康虽然身经百战,但依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他更:()殖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