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通风报信(第1页)
他的心里产生了危机感。这样的事,李泉并不是第一次遇到。之前往上升迁的胡侍讲便是这样。明明这人坐到侍讲这个位置时,他已经在这个位子上坐了一年了。可往上升的,却不是他。每次一同前来,被先行喊进去的,必然是姓胡的。这样的事,经历一次就够了。现在连沈舟这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小子,也要走在他的前面吗?李泉很难咽下这口气。一想到连沈舟这个才进翰林院没一年的都要爬到他头上,他便如鲠在喉。难受得紧。李泉在偏殿里坐立不安,走来走去。心烦意乱间,瞥见了墙上挂着的字画。上面的落款,是贺辰飞的表字。单字一个鸣。李泉眼睛一转,心里忽然就有了些主意。这边。沈舟进来行礼后,便一直站立一旁,没有说话。皇上正在批阅奏折。安静的殿内,甚至能听到上面传来的一些细碎的毛笔在纸上摩擦的声音。沈舟不时看看地面,不时看看旁边站着的刘公公。没一会,便注意到刘公公离开了殿内。不知过了多久,刘公公又走了回来。紧接着,沈舟便听到了茶碗被放置在桌面上发出的轻微磕碰声。刘公公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站着。沈舟无聊地这看那看。但也只是眼珠子在转,站得还是十分规矩的。很快,他听到了茶碗被端起的声音。随之而来的,便是轻微的吞咽声。沈舟舔了舔嘴唇。暗道他们这些近臣虽然能跟在皇上身边参与一些政事,但苦是一点没少吃。这一站便是半个时辰起步,期间为了维持形象,还不能吃多了喝多了。不然出了什么丑事,仕途这条路,也走到头了。沈舟还以为皇上放下茶碗之后,会继续批阅奏折。可没想到,茶碗放下的那一刻,上面传来了声音。“爱卿可收到朕让人送过去的银子了?”沈舟连忙往里走了几步,拱手道:“回皇上,臣已经收到了,多谢皇上。”“收到就好。”赵骜揉了揉手腕,沉声道:“这两三年来,天灾发生频繁,各地收成略有缩减,赈灾银粮也在逐年递增。”“朕让钦天监那边看了,说今年将会风调雨顺,足以能够好好休养生息,将大乾的气运调整过来。”“偏偏北边那又传来密报,说安分了几年的鞑靼去年便有些不对劲,洪将军想趁着对面还没有准备,先发制人。”他看向沈舟,“爱卿觉得朕该如何选择?”沈舟并没有立刻回答。皇上的话里说得很明白了。因为天灾发生频繁,导致国库现在可能有些吃力了。需要丰年来填补空缺。可大乾休养生息需要时间。然而北方那边恰恰就看中了他们这一点。想要趁虚而入。现在怕是在准备,等时机一到,给予他们重重一击。到时候,他们内忧外患,顾此失彼,日子一长,肯定要自乱阵脚,无暇顾及北面。口子一旦被攻破,可就是他们进来肆虐挥霍的时候了。沈舟想了很多,但也不过是两三个呼吸间,他便开口了。“皇上,臣觉得,洪将军说得不错,我们应该先发制人。”赵骜看着沈舟,让他继续说。“臣猜想,他们若要动手的话,将会选择在下半年动手。”“那时粮足马肥,他们做好了充足准备攻打,这一打,必然要争出个输赢。”沈舟侃侃而谈,神色认真,语气温和。让人很容易就随着他的话往里想。“皇上,不管消息是否属实,我方虚弱是必然的。”“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不能去赌对方会不会动手,什么时候会动手。”“对于我们来说,此时进攻便是我们最大的防守。”赵骜眉目冷冽低沉,五指随着沈舟的话在腿上来回敲击着。时快时慢。他思索着沈舟的话,道:“爱卿可知,这一打,要消耗我大乾多少银粮?”沈舟点头,抬眼与皇上的眼神对视。即使皇上神色有些严肃,他还是继续开了口。“这会他们正在休整保养,孕育种子,是我们最好反击的时刻,错过了这次机会,等他们攻打过来,我方损失的银粮将要更多。”赵骜皱眉,“如果是消息有误呢?”沈舟知道皇上其实心里并不是不懂。只是他身为帝王,需要考虑很多东西。他作为臣子,便是要在关键时刻,给皇上答疑解惑。他垂下眼,神色平静。“皇上,臣说过一句话,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说是问皇上还记不记得,话音落下的那一瞬,沈舟自己便给出了回答。“臣说过,要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未知,不管消息有没有误,我们也不要去赌对方的善良。”,!“我们局势是定了的,既然对方有这般心思,想来也是知道我们这边的情况,如此,我们再犹豫,便是给他们机会了。”赵骜眼里闪过一道厉色,“爱卿说得有理。”他话锋一转,忽然道:“爱卿说他们知道我们这边的情况如何得知呢?”在皇上说出问题之时,沈舟其实就有怀疑了。怎么会就这么巧,在他们情况不好的时候,对面就有了不对劲,想要攻打他们的意思。明显就是有人在通风报信,透露他们大乾的情况。闻言,沈舟语气坚决。“回皇上,臣想,必然是有人在暗处使坏,给那边通信。”“啪!”赵骜眉目一凛,手掌重重拍打在案上,语气冷然。“爱卿所想,也是朕所想。”他盯着沈舟,又看向一旁的刘公公,“今日所言,若有消息传了出去,朕可就不留情面了。”刘詹猛地跪下,“皇上放心,奴婢对您忠心耿耿,不会往外传的,否则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沈舟顿了顿。-刘公公这誓,发得可太狠了。他这跟在后面的,可不好说得太差了。想了想,他拱手道:“回皇上,臣也一样。”赵骜看着底下一跪一站,一惶惶一平静的两人。沉思片刻,让刘詹起来。“朕自是信你们。”沈舟低着头,掩去了听到皇上说这句话时,微微扯动的嘴角。他跟着刘詹开口。“多谢皇上。”刘詹起身,一动不动地站立一旁。赵骜轻轻敲击了下案桌,似乎下了什么决定。“朕听爱卿的。”他看向刘詹,让他拿信纸出来,准备磨墨。当着沈舟的面,皇上直接动笔盖章,派人快马加鞭,把信送往洪将军那。在这一过程中,沈舟一直低着头,视线虚无。若是旁人在此,怕是要惊呼一声皇上竟会如此信任他。不过听了他一席话,就下了这般重大的决定。按理来说,这等事情,定是要把几位尚书喊过来一起商讨。可皇上没有。只听了他寥寥几句,便决定了先下手为强。一场大战随即爆发。沈舟能猜到,若是这个消息传了出去。他在众人眼中,地位定然要不一般。这是他想要的,却又不是他想要的。若是皇上先前没说那番话,他倒也愿意相信皇上是信了他。但很显然,先前皇上说的,若消息传了出去,不留情面的话,才是皇上心里真正的想法。沈舟从来都没有小瞧过皇上。能当帝王的人,心思向来是深。别的沈舟没有切身接触过。光看史书,也难以想象出一个活生生,带着情绪和想法的帝王。但很显然,上面端坐着的男人。并不是任人摆布的帝王,也不是毫无想法的帝王。沈舟是不信自己区区几句话,就能让皇上下此决定的。尤其是皇上先前说的,关于银粮不足的事。更让沈舟觉得。皇上说出这些话之前,怕是心中早有决定。不然,沈舟不信自己真有这般大的能耐,能让皇上听信自己的话。尤其是,听信他这样一个二十刚到,却还未及冠,算不上成年人的一番话。阅历不足,是沈舟的缺陷。即使他是六元状元。他说的话,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被有心人冠上一个不成熟,太天真的名头。沈舟心里其实挺摇摆的。皇上难不成这是要营造很是宠信他的假象吗?给谁看呢沈舟想着,想着,却不由想骂一句狗皇帝。心思这般多,也不怕过劳而亡。刘詹恨不得自己不在场。在密信被送出去后,大殿就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中。他能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对。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皇上。仿佛毫不犹豫,就相信了沈舟说的那些话。北边的一场大战,说开打,就开打了。粮草未定,调兵未定。密信就出门了。甚至都没有把户部尚书喊过来问一问。就说了句,听沈侍讲说的。这样的待遇,想来,也是没几人了。赵骜又在纸上写了什么,才放下笔。他看向沈舟。语气并不如先前那般的严肃和冷冽。平静的样子,倒是显得温和多了。“爱卿与李侍讲来的路上,都说什么了?”沈舟心头一跳。若不是他那会注意着周围,怕都要怀疑皇上是不是派了人监视他们。沈舟缓了下,眼睛滴溜溜转了下。“回皇上,李侍讲给微臣解惑了。”“解惑?”上方传来的声音有些好奇,“解什么惑了,说来给朕听听。”沈舟笑了笑。先前他还想着没有由头说这个事呢。现在机会可不就是送上来了。,!为了确保每一句话都传送到皇上耳边。沈舟语速平缓,声量却不小。“前两日,臣听人说,有人为了乡试考官一事,想要请微臣帮个忙,在您这边推举一下。”他语气一定,“臣很坚决的就拒绝了,让人帮忙传话,说不会插手此事,也不会帮任何人说话。”赵骜听着,眉头微微上挑,嘴角挂着抹似笑非笑。他没有出声,继续听沈舟往下说。沈舟心思转了又转,借着说这件事,想要验证一下自己心里的想法。他道:“李侍讲与臣说,说翰林那边,在传臣不会帮大家任何事的闲话。”“又说臣不应该这般强硬地拒绝他们,说现在只是在翰林院这般名声有损。”“说不准今日,或者明日,这番话就要传到吏部,传到户部,传到所有能传到的地方,到时候,臣的名声,可就坏了。”赵骜轻拍了下案桌,淡声道:“爱卿的名声不会这般容易损坏。”沈舟很是认同地点了点头。“皇上说的极是,臣也是这样回的,臣还说臣不在乎,也不在意。”“可李侍讲不信,臣便问李侍讲,若是他的话,会如何处理此事。”“李侍讲说,会等他们上门说出请求之后,先道明不帮的原因,然后经过口口相传,让大家都知道他不是不帮,而是不能帮。”赵骜点头,笑了下,“李侍讲说的,倒是大家惯爱的手段。”虽有笑意,但语气里含着一丝道不明的冷意。沈舟听着,顿了顿,才又开口。“李侍讲这样说,固然能让大家心里头的怨气少一些,可臣未觉得臣的方法未必不对。”“嗯,爱卿的方法更加直接了当,就是招恨一些。”沈舟忽视那一丝不知是嘲讽,还是安慰的笑意,继续说自己的。“李侍讲说往后臣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询问他。”“臣觉得李侍讲对付这样的事情,可能比臣要老练一些,便点头应下了。”“听他的作甚。”赵骜神色平静。“朕倒:()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