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策划复仇之计(第2页)
山谷左侧,少数民族军队遭遇了东吴一支赶来支援的精锐骑兵。这支骑兵训练有素,在狭窄山路上迅列阵,长枪如林,阻挡住了部落勇士们的去路。部落领见状,毫不畏惧,挥舞着手中的巨大战斧,出一声怒吼,率先冲向敌阵。勇士们紧跟其后,与东吴骑兵展开了殊死搏斗。
骑兵在山路上施展不开,机动性大打折扣,而少数民族勇士们则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灵活穿梭于敌阵之间,或砍马腿,或刺骑兵咽喉。一时间,人仰马翻,喊杀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山谷右侧,另一支少数民族军队进展相对顺利。他们已成功突破东吴后军的几道防线,正朝着陆逊所在的中军大帐逼近。陆逊得知后军告急,面色凝重,他深知若中军大帐有失,整个东吴军队将彻底陷入绝境。
于是,他亲自率领帐下精锐亲卫,出营迎战。陆逊身披银色铠甲,手持长剑,眼神冷静而坚定。
他指挥着亲卫们迅组成防御阵型,抵挡少数民族军队的进攻。少数民族勇士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东吴亲卫的防线,但陆逊所率亲卫皆是军中精锐,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一次次将勇士们的进攻击退。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土地,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而在正面战场,赵云率领的蜀军精锐与东吴军队的厮杀愈激烈。赵云凭借着高强的武艺,在敌阵中七进七出,所到之处敌军闻风丧胆。但东吴军队凭借人数优势,逐渐稳住了阵脚,并开始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双方陷入了僵持,士兵们都杀红了眼,战场上硝烟弥漫,一片惨烈景象。
赵云见久攻不下,心中焦急,他环顾四周,现东吴军队的中军大旗在阵后飘扬,那里必定是敌军指挥中枢所在。于是,他心生一计,集结起身边最精锐的几十名骑兵,高声喊道:“随我冲垮敌军中军!”言罢,一马当先,向着东吴中军大旗冲去。骑兵们紧紧跟随其后,如同一把利刃,直直插入东吴军队的心脏。
陆逊在后方见赵云冲向中军,心中大惊,他深知若中军大旗被蜀军拔掉,军队士气必将一落千丈。于是,他急忙抽调部分兵力回援中军,试图阻挡赵云。
赵云率领骑兵们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们离中军大旗越来越近,眼看胜利在望,突然,一支冷箭从暗处射来,正中赵云坐骑。
战马吃痛,前蹄高高扬起,将赵云甩落。东吴士兵见状,纷纷围拢过来,试图擒住赵云。就在这千钧一之际,蜀军后方突然响起一阵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原来是刘备见赵云陷入危机,亲自率领一支预备队赶来支援。刘备挥舞着双股剑,身先士卒,冲入敌阵。蜀军士兵们见主公亲临,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向敌军。东吴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冲击打得措手不及,防线瞬间崩溃。
山谷两侧的少数民族军队趁势动总攻,陆逊虽奋力抵抗,但无奈军队已大乱,败局已定。他见势不妙,只得率领残军突围而逃。刘备望着战场上的一片狼藉,心中感慨万千。
蜀军虽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他深知,蜀吴之间的纷争不会因这一场战斗而结束,未来还有更艰巨的挑战等待着他。但此刻,他要先安抚受伤的士兵,掩埋阵亡将士的尸体,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画上一个悲壮的句号,同时也为下一次的战斗做好准备,因为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不断奋进,才能为蜀汉谋得一线生机。
打扫战场时,刘备在军中巡视,看着士兵们疲惫却带着胜利喜悦的面容,心中满是欣慰与怜惜。那些受伤的士兵们,有的缺了胳膊,有的少了腿,却仍强撑着身体向刘备行礼。
刘备一一上前,握住他们的手,轻声抚慰,承诺会给予最好的治疗与抚恤。他来到一处临时搭建的帐篷,这里躺着重伤的士兵。
帐篷内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军医们正忙碌地穿梭其中,为伤员们包扎伤口。刘备走到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士兵身旁,那士兵勉强睁开双眼,看到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吃力地说道:“主公……能为您而战,死而无憾……”刘备眼眶泛红,哽咽道:“孩子,你不会死,我们蜀汉需要你这样的勇士,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夜晚,营地燃起了篝火,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默默啃着干粮。白天惨烈的战斗场景仍在他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空气中弥漫着悲伤与疲惫。刘备在谋士们的陪同下,穿梭于各个篝火堆之间,与士兵们交谈,鼓舞士气。
他说道:“今日一战,我军虽胜,但诸位兄弟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我们要记住他们,更要带着他们的期望继续前行。东吴虽败,但必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需时刻保持警惕,加紧训练,为下一次战斗做好准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蜀汉定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士兵们纷纷起身,举起手中的武器,高呼:“愿为主公效命!”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久久不息。
与此同时,在东吴境内,陆逊率领残军狼狈退回。孙权得知战败的消息后,大怒不已,将陆逊召至宫中,严厉斥责。陆逊跪地请罪,脸上满是自责与愧疚。孙权虽怒火中烧,但也深知陆逊之才,冷静下来后,问道:“此次战败,你认为我军该如何应对?”
陆逊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毅,说道:“主公,蜀军此次取胜,士气正盛。但我军根基未损,且熟悉水战,占据地利。如今当务之急,是重新整顿军队,加固防线,同时派人前往曹魏,与其修好,共同制衡蜀汉。待我军恢复元气,再寻机与蜀军决战。”孙权沉思片刻,点头道:“依你所言,此事就交予你去办吧。务必尽快恢复我军战力,一雪前耻!”陆逊领命而去,心中暗暗誓,定要让蜀汉为这场胜利付出惨痛代价。
在蜀汉营地,刘备与谋士们商议着下一步计划。诸葛亮手摇羽扇,缓缓说道:“主公,此次胜利虽振奋人心,但我军兵力损耗严重,且粮草补给也面临困难。当务之急,应先巩固战果,派军守住各战略要地,防止东吴反扑。同时,可派使者前往周边郡县,招募新兵,补充兵力,筹集粮草。
另外,还需加强与少数民族部落的联系,他们在此次战斗中挥了重要作用,日后定是我军一大助力。”刘备点头称是,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此次战斗,我军将士伤亡众多,我实在痛心。”
诸葛亮安慰道:“主公不必过于悲伤,战争本就残酷。如今我军已取得初步胜利,只要妥善经营,定能实现兴复汉室之大业。”刘备深吸一口气,说道:“好,就依先生之计行事。传令下去,各营将领务必加强戒备,不得有丝毫懈怠。”
时光匆匆,转眼间数月过去。蜀汉军队在刘备的带领下,积极整军备战。新兵招募进展顺利,经过严格训练,逐渐成长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粮草筹集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周边郡县的百姓们听闻刘备仁义,纷纷踊跃支持。同时,刘备多次派使者前往少数民族部落,送去丰厚礼物,加强双方联系。
这一日,刘备正在营帐中审阅军报,突然接到斥候来报:东吴军队在边境地区频繁调动,似有进攻之势。刘备闻言,立刻召集谋士们商议对策。
诸葛亮分析道:“东吴此举,想必是想趁我军立足未稳,动突袭。我军不可大意,需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可在边境险要之地设下埋伏,待东吴军队进入包围圈,再一举将其歼灭。”刘备沉思片刻,说道:“先生之计虽妙,但东吴陆逊足智多谋,恐不会轻易中计。我看不如将计就计,佯装示弱,诱敌深入,然后再出奇兵制胜。”
众谋士纷纷点头称是。于是,刘备传令各营,做出一副兵力不足、防守松懈的假象,同时暗中调集精锐部队,埋伏在预定战场。
q4。。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