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 13 章(第3页)
【所以说,如果没有两次焚书,送走了一大堆先秦书籍,感觉也不至于后来儒家不仅仅一家独大,而且彻底占据生态位置。】
【能流传于世的,那都是冒死传下去的。】
【而且相比较原来的基数极大,冒死传下去的那些要是丢了,那很容易就会变成彻底亡佚,更别提没有焚书这种事情,书籍流传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每当遇见战乱就已经是很大的阻碍了。】
【釜底抽薪啊。】
【别的不说,非儒后来都剩下一半了。】
在那一瞬间,墨家弟子心态本来就已经很是炸裂了,此时此刻,更是如同火-药桶似的。
【经历过这一场,到汉代之后,汉惠帝废除挟书律,文帝的时候,朝廷更是鼓励自家藏书,免得再来一遭大火。】
嬴政:……
怎地么又引到朕身上了?!
如果说之前听着什么焚书的事情,有些不疼不痒的,那现在直接扯到自家身上了,那此时此刻,意义都不一样了,那甚至都准备去跟始皇帝来个彻夜长谈去了。
甚至有些人目光落在了李斯上。
那眼刀子恨不得把李斯给撕了。
的确,有陛下的问题不假,你李斯不也是出建议的那个吗?
李斯:???
我也是法家的!
再不济我也是儒家的啊?
我也是受害者!
法家学派:谁觉得你是法家的了?你不是师承荀子吗!而且现在来看也不是特别的法家!一点也不像是韩非那么坚定的和儒家划清界限!
儒家学派:明明是荀子弟子,结果明摆着是偏法家,虽然不像是韩非那么讨人嫌,但是你也没好到哪里去!
其他家学派,尤其是以墨家为首,道家为辅的学派,那更是不管这些了。
[皇帝以儒家思想长期稳定的统治中国,直到近现代方才结束。]
[当然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时并不是这么说的,当时说是,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有区别吗?!
由儒家的六经为基底,剩下的那还不是由儒家说了算?!
这就儒家的天道昭昭是吧?!
法家的坚定支持者,眼下已经不想止于大殿论道了。
当然,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这也就是在咸阳宫中,有陛下在上,否则当场就要发生械斗。
除此之外,亦是有人就此决定,防止不测,多做点事。
怎么能把自家著作传下去呢?
【不过其实也不能说是纯儒家,准确说是外儒内法。】
在那一瞬间,法家的众人收心坐稳了。
那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