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惑1(第2页)
这次相国议事,向道凭借前世的经验和积累的知识,表现得极为出色。他在相国面前侃侃而谈,分析问题精准,提出的建议也颇具见地,很快便崭露头角,比前世更早地获得了相国的赏识。相国对他的才能十分认可,当场允诺不日便授予他郎官之职。
从相国府出来后,向道望着东方那即将破晓的天空,伸出手去,紧紧握拳,仿佛要将命运牢牢地抓在手中。他暗暗发誓:“这一世一定要改变命运,绝不再让自己和家人遭受那样的厄运!”
为了尽快在雍国站稳脚跟,同时避免露出重生的破绽,向道开始日夜苦读雍国的律法和典籍。他知道,这些知识是他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根本。
他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周围堆满了竹简,逐字逐句地研读,仔细分析当下的□□势。他将眼前的情况与前世的记忆相互比对,不时记录下两者的区别,还有那些突然闪现的改进想法。他深知,这些竹简就是他走向晋升之路的天梯,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所在。
他比前世更加积极地寻找机会接近雍王,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在雍王面前展示自己治国才能的场合。他时刻牢记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句话,如今,他的“器”已经准备好了,他相信,马上,他的“时”就要来了。
在一次宫廷的夜间巡逻任务中,雍王在宫殿处理政务的闲暇之余出来散步思考。向道作为郎官负责宫廷的安全警戒工作,他巡逻到雍王所在区域时,雍王看到他认真的巡逻姿态,队列指挥也颇有章法,不禁对这个看起来机敏聪慧的郎官产生了一丝兴趣,于是问道:“汝为郎官,值守于此,可知宫廷安宁之要?”
向道恭敬地回答:“回禀大王,宫廷之安宁,犹如国家之根基。窃以为根基稳固,则上下有序,然此仅为小安,欲得大安,则必以法为纲,统御万民。”
雍王听了他的回答,心中觉得颇为新奇,便将他引入书房。两人相对而坐,以酒佐论,开始促膝长谈。
向道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必须牢牢抓住。于是,他趁机向雍王进言:
“胥人者,常失良机。欲成大功,必善乘隙而果敢为之。往昔穆公称霸,然未能东并六国,此为何故?彼时诸侯众多,成王室之德尚存余晖,是以五霸相继而起,皆尊崇成室。
自孝公起,成室渐趋衰微,诸侯相互兼并,关东之地渐成六国。雍国乘胜驾驭诸侯,至今已历六世。
今之诸侯,虽貌似臣服于雍,如同郡县般听令,然此局面并非牢不可破。以雍之强盛,大王之圣明,恰似扫灶上灰尘般轻易,足以覆灭诸侯,成就帝业,达成天下一统之宏伟目标,此乃万载难逢之良机。
大王,若此时懈怠而不速图之,诸侯必将重新强大,再度合纵联盟。待其羽翼丰满,即使大王有上古帝王般的贤能,亦难以兼并诸侯。大王当果敢决断,莫失天赐良机,使雍国成就旷古伟业。”
雍王听了,端起酒杯痛饮一杯,然后起身负手,远望明月,长叹道:“谈何容易,计将安出?”
向道见状,也起身拱手,说道:
“臣闻雍之兴,自穆公始,其善用客卿,羊奚、子蹇诸贤皆委以重任,遂霸西戎。孝公之时,卫君变法,易俗移风,民富国强,雍基始固。
今观六国之势,貌合而神离。虽有兵甲之众,然其政乱于内,争斗不息。往昔六国合纵,欲抗雍于西,幸有武信君连横破之,诸侯皆西面事雍。
雍之强,有诸般胜势。其军威赫赫,兵锋锐利;政教清平,法纪严明;官制高效,令行禁止。今大王在位,此诚统一六国之良机。
臣窃以为统一之策有四:其一,六国相攻,各有嫌隙,当分化其势,各个击破。其二,远交近攻之术不可废,交远国以安其心,攻邻国以扩吾土。其三,重金赂其权臣,离间君臣,使其上下离心,抗雍之志必衰。其四,相机而动,兴兵征伐,速灭其抵抗之军。
大王圣明,若行此策,六国必归雍,大业可成,雍之盛世可期矣。”
雍王听了向道这一番话,大喜道:“先生一言,真如拨云见月,令寡人茅塞顿开!”他对向道的见解颇为赞赏,于是向道被提拔为长史,让他参与一些小型的政务处理。
然而向道还未一展抱负,第二天一早,他便被相国叫至家中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