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叶大人的手下给朱元璋上课(第1页)
“你说什么?”“他的为官之道,竟然是千里当官只为财?”不等朱元璋和马皇后做出反应,毛骧直接就惊讶的啸了起来。对于毛骧突然的剧烈反应,小二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他看得出来,这人不是管家就是眼前大老爷和夫人的护卫,就不是说了就算数的人。而真正说话算话的人,则是眼前这位瞪大眼睛,还胸前起伏剧烈,明显生气无比的大老爷。当然,他身边的夫人也是说话能算数的人!出门在外的富商夫妇他见多了,但老爷兜里只有小钱,夫人怀里才有大钱的还是头一回见着。小二的眼里,眼前大老爷在听到这么个为官之道后,气得那是眼睛都立马猩红了起来。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是朱元璋的脑残粉没跑了!而旁边的夫人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有些生气,但还远不及她旁边那快要气炸的老爷!马皇后在感受到她家重八快要失控之后,立马就准备出言阻止。在她看来,对一个店小二发火,着实是没有必要,就算是有天大的火气,也得赶紧憋回去。等他们了解完一切,确认叶青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之后,再发火也不迟。好在朱元璋虽然冲动易怒,但也不是没脑子的人,不等马皇后开口,他就强压住了自己的火气。小二的眼里,朱元璋只是深吸一口气后,只是面色严肃道:“小兄弟,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千里当官只为财这句话的意思,你明白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开始的就心怀不轨,就是打着发财的主意,这才发奋读书的。”话音一落,朱元璋就用尽是审视的目光,看向面前的小二。他刚才之所以一下子就收了怒火,还是因为想到了出发之前,马皇后对他说的话。哪怕是现在,他都希望叶青真如马皇后所说,是为了直达天听,建立与他朱元璋的直接沟通渠道,这才把自评写成了自我举报信!原因无他,就他自雁门县界碑开始,一直到他进入这家店,看到的都是叶青优秀的政绩。他确实是不希望这样的人才,因为一个贪字,死在他的手里!所以,他要再三确认这句‘千里当官只为财’的真实性!要知道以官身从商的行为,和千里当官只为才的为官之道,可是绝对不同的两码事。以官身从商,有可能是当官之后,因为受不住诱惑才沾染上了铜臭,也有可能是为了故意给李善长他们留下所谓的‘把柄’!本就是一个拒绝他们橄榄枝的人,如果再不留个‘把柄’的话,估计都无法活着等到他朱元璋的到来!可如果他一开始就本着‘千里当官只为财’的目的的话,那就是从骨子里就不是个好东西!这样的人不杀干嘛?这样的人就算是再有才,那也得尽早杀!哪怕就是利用,他朱元璋都不会利用这样的人!所以,他必须再三核实清楚!等弄清楚之后,他就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也就在朱元璋打定这么个主意之时,小二却是坚定无比的说道:“我怎么会不明白千里当官之为财的意思?”“这位大老爷,莫要因为我只是个店小二,就觉得我不识字。”“这句话就是叶大人到任之后,当着我们所有人的面说出来的。”“叶大人到任之后,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过这句话,当时的情景,我直到现在都还记忆犹新。”听着这么一句话,饶是历经风雨且见多识广的朱元璋夫妇,也是立马瞪大了眼睛。生气是肯定必不可少的!当着大庭广众的面说自己的为官之道,就是千里做官只为财?这得是多么嚣张,多么目无王法的人,才能说得出口?但他这么干总得有个理由吧!也就是这个让他们绞尽了脑汁都想不明白的理由,激起了他们浓烈的好奇心,也是足以暂时压制心中盛怒的好奇心!因为这颗好奇心,不论是朱元璋还是马皇后,又或者是毛骧,都没有再出言打断。小二也在追忆当初的同时,说出了他那时候的所见所闻。随着小二的追忆式讲述,他们的脑子里也有了叶青到任之初的场景。叶青到任之时,雁门县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地方,可以说是贪官来了都得头大,因为就没东西可贪!叶青到任第一件事,就是把十里八乡能说得上话的人,全部召集到县衙门口的空地上听到演讲!他严肃而认真的,以承诺的语气讲述他的为官之道,他直接挑明了说,他来当官就是为了发财的!可这个地方实在太穷,穷到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贪!他当即决定,把这个地方发展成为一个,闭着眼睛都能走上财路的地方。到了那时候,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他也发了大财!就是这么一个‘官民双赢’的承诺,在当时可以说是十个人有八个都不信。,!甚至还有些类似于朱元璋脑残粉的人,差点就把衙门给砸了。但俗话说得好,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还是有那么些人相信叶青的!其实,也不是说相信他!都是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也就是死马当活马医罢了!就这样,有了这么一批人跟着叶青干。可没过多久大家就看到了成效,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时至今日,雁门县的所有百姓,都认可了这么个官民双赢的计划!片刻之后,小二实在是口干得不行,这才给自己倒了一杯水:“说了这么多,二位可明白了?”“不错,”“叶大人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他的业务也远不止这家牛肉店,但凡是能发财的行当,他都是背后的大老板。”“可是他却让我们都吃饱饭,也都不用穿到处是补丁的衣服了呀!”“老百姓其实是很好说话的,只要让大家伙吃得饱,穿得暖,活得下去,也就没人管他是不是贪官了。”“比起那些个沽名钓誉的清官,我们这里的人,都更:()大明第一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