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群策群力爆炸性的思维和创意(第4页)
虽然他上课,是整个舞台剧的所有环节一起上的,例如舞台设计师、灯光设计师、道具、演员、特效、编舞……但每个学生旁边,都坐着一位老师。
这是林赵华的班底,御用团队成员,分散在一个个学生旁边。
教表演的,是人艺的一些台柱子,比如今天就是杨立新老师,国家一级演员,演过很多经典的中老年配角,电影电视剧话剧都很常见。
“来活了啊,正好今天开始,弄这个剧!”
“一周时间,搞出来,彩排!”
林赵华把陈瑾的节目跟在座所有人说了下,而后笑了笑:“上今年的春晚!”
嚯~~~
果然班里的很多学生都有些激动起来。
“别高兴太早,除了陈瑾和女主演,还有一个主持之外,你们都只能当背景板!”
譬如一开始橘子洲头的诸多学生,用影像大屏幕肯定太单薄了,这就需要类似于电影的群演,而在座的很多学生显然适合。
哪怕当背景板他们也愿意。
开玩笑,你问下奥运会开幕式参加的兵哥哥,他们兴奋不?
这是履历,是代表作。
“所以,都用点心!”
“一起坐过来吧,先把初始的版本看一下,畅所欲言,都可以说建议!”
人多力量大。
谁也不知道哪个人的点子,就能把节目弄得更完善。
有林赵华负责总调控,担任导演或者艺术总监,这节目质量肯定没问题。
陈瑾的视频,再一次出现在了教室里。
这不知道是林赵华刻意为之,还是用作探讨之用,起到的效果就是,在场看完视频后,已没有一个人小看这个“主演”。
名气在这些人之中,其实并不是获得尊重的前提。
实力才是。
很多的话剧演员,对很多明星演员是嗤之以鼻的;有的国家一级演员,地位上可比很多流量演员可高多了。
章紫怡这辈子最想的就是加入三大话剧院,但没一个挤进去,这就是现状。
陈瑾再有名气,其实也跟他们无关。
但那诗朗诵和某人的演绎,可把在场好多人都看愣住了。
一个人有没有实力,看个作品就能看得出来。
每个人都诧异的看着这个新加入的家伙,有几个还偷偷私聊了起来。
“好了,节目就差不多这样!”
“说说吧,有什么想法……”
林赵华朝在场二十多个人说着,其中有老师有学生。
下一秒,一个学生就举起了手:“林老师,我感觉,一开始其实18岁更好,不要橘子洲头,这个可以在第二篇章!”
“第一场景,最好投影构建出1918年的长沙一师自习室,伏案疾书《体育之研究》,屏幕投影折射出我们北大红楼的辩论、嘉兴红船启航的现代光影……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