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第2页)
嬴政又不死心地试了试,想看看两个孩子能不能听到他的声音。然而,不管他对这两个孩子说些什么,两小只都没有任何反应。
“寡人回去批阅奏疏了。”李令月见嬴政表情闷闷的,不由发出了一丝笑声。
等到嬴政处理完赵地官吏选拔之事,又是数日之后了。
他准备启程前往代地巡视一下边境,而后从韩地返回咸阳。
出来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回去之时他依然没有放松警惕。
嬴政的这番准备功夫也没有白费,因为在离开韩地之时,他再一次遇刺了。这一次,刺客行刺的方式是趁着他出行之时放暗箭。
然而,想要准头好,就得离嬴政稍微近一些。在多次遇刺之后,嬴政在自己身边安排了重重护卫,刺客只要稍微靠近嬴政一些,就会被嬴政身边的护卫发现。
距离太远,这箭头就直接射偏了。
嬴政看着掉落在地的淬毒箭羽,面上表情一冷。
李令月在荧幕的另一端静静看着这一幕,没有去打扰嬴政的调查。
两日后,嬴政带着倦容出现在李令月的面前,李令月才用略带调侃的语气说道:“你还真是容易遭遇刺杀的体质啊。这一次,又是何人打算刺杀你?难不成还是韩地之人?”
“不,是赵地老氏族。”嬴政揉了揉自己的眉心:“他们似乎是想让寡人将他们当做是韩地的老氏族,难为他们一直忍到寡人离开韩地之时才动手了!”
之前韩然和韩地老氏族们才让嬴政好生敲打了一番,不少韩地老氏族还因为牵连进嬴政遇刺一案中,丢了性命。这回,已经搬去咸阳被人看管着的韩然与韩地旧贵族们一听说嬴政出了事,就立马上书向嬴政表忠心,恨不得将自己与此事撇得一干二净。
好在很快嬴政就查出此事是赵地那些老氏族们的手笔,韩地的一些旧贵族们总算是不用再每日提心吊胆了。
“寡人先前在赵地扯了一批官吏,又竭力拉拢赵地黔首,赵地的一些人似乎是慌了。”
“他们如今这般上蹿下跳的,无非是担心失去过往的尊贵地位乃至性命。可惜,他们不知道,他们做得越多,他们失去这些东西便越快。”
等到嬴政返回咸阳时,长安那边送来的书信也到了。
武皇下旨,为李令月的长子赐名“李晏”,赐字“济桓”,册封为蜀王,李令月的长女赐名“李清”,赐字“卉迟”,册封为江都公主。
李显、李旦兄弟的子女至今尚未得到册封,李令月的孩子一落地,便被封王封公主的,这也再次证明了李令月的地位有多稳固。
周围的宫人们纷纷向李令月道贺。
殿下都产下小殿下将近三个月了,还没有动身返回长安,这也让外界有一些不好的言论流传了开来。
比方说,太女难产伤了身子,这才不得不留在扬州调养。
又比如,圣人在立储一事上又有了新的考量,这才将李令月留在扬州不闻不问。
最近,这些难听的流言,宫人们都不知听过多少了。还是明霏一力约束着底下的人,这才让这些言论没有传到李令月跟前。
此时,李令月在看到侍奉自己的宫人们面上如释重负的神色时,才终于意识到,这些日子她在扬州城过得倒是快活,她手底下的人日子却过得不怎么好。
但她已经没有精力安慰底下的人了。
李令月挥退身边的人,看着圣旨底下的密报,神色严肃地对明霏道:“孤要秘密地离开这里一趟,晏儿和清儿就交给你来照顾了。幸亏还有你在,否则,将两个孩子托付给谁,孤都不放心。”
明霏一见李令月这神色,便明白必是朝中有要事发生,且此事事关重大,必须由李令月亲自去处理。
她对李令月道:“奴明白了,殿下只管放心去处理正事,奴定会为殿下守好后方。”
这番话,明霏在李令月率领大军讨伐吐蕃前说过,眼下,她又说了一遍。
前后两次,她的态度都是这般坚决,不曾有丝毫动摇。
她不需要知道李令月究竟是为了什么事而奔波,毕竟,她也知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失其身”的道理。
机密要事,知道的人自然越少越好。
“孤离开后,你便闭门谢客,平日里谁来了都别见。”李令月对明霏叮嘱道。
明霏郑重地点了点头。
当日,李令月骑了一匹快马,给自己套了个模糊面容的buff,便离开了扬州城。
这三个月中,她看似一直在扬州坐月子,带孩子,恢复身体,实则一直密切关注着边关的动向。
吐蕃王朝那边,芒松芒赞去世之后,其幼子杜松芒布杰继位,大权落入了噶尔家族的手中。
噶尔家族的禄东赞在松赞干布时期便是吐蕃权臣,禄东赞曾为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只是,松赞干布手段了得,他在位期间,噶尔家族也只是比较有分量的家族而已。
松赞干布去世之后,他年幼的孙子芒松芒赞继位,噶尔家族这才开始发威,他们一度把持吐蕃朝政。芒松芒赞几经周折,好不容易从噶尔家族手中夺回部分权力,这时候,吐蕃与大唐为争夺安西四镇爆发了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