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解学士大内议群臣 姚少师浙西遭冷眼8(第1页)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路北的那片地方。过去的土房已不在,代之而起的是五间两进的砖房,漂亮的青砖灰瓦门楼和院墙,代替了当年的土墙木扉,门前一张竖匾,“少师姚广孝旧居”七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再看门房,还有人值守。他霎时明白了路人的眼神和答话的含义,无奈地摇摇头,苍老的脸颊上皱纹们堆到一起,像一棵千年古木的树皮,憔悴,灰暗,迷茫。显然,这并不是他所希望的。他远远望着高高的门楼,渐渐的,眼前模糊了,仿佛又回到六十年前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那是元朝末年一个春天的夜晚,自幼就对佛家兴趣浓厚的他终于和父母闹翻了,拒绝承袭祖传的医术,一个人冒着风雨跑出家门在妙智庵出家为僧,取法号道衍,字斯道,这一年他十四岁。父亲是个远近闻名的大郎中,悬壶济世了半辈子,对膝下这个聪颖绝伦的唯一男孩寄予了无限厚望,指望他继承和光大祖业,成为一代医术超群的杏林高手。可他偏偏对医技毫无兴致,每天都在念叨着出家为僧,气得父母七窍生烟。道衍出家后,父母仍不死心,三番五次登门,还想劝他回心转意。道衍去意已决,待父母走后,他央求老和尚写了一封信,便到了普庆寺,此后又游历到天龙、留光等寺院,父母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了。道衍年少好学,天资很高,再加上勤奋和名师指点,不仅在佛学上有了极深的造诣,经史诗文、阴阳术数、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无不精通,因而成为“北郭十友”的座上宾。而今,风烛残年的他回到故里,竟不知如何面对早已作古的父母。忆起当年自己固执任性、父母苦苦哀求的样子,心痛万分,喉头堵塞,泪水潮润了眼眶。若是那时的老房子,他愿意住上一晚,任由体温一点点融入那已久冷的炕灶,一阶一窗、一锅一勺地感受父母的大恩,慢慢消解他这么多年的歉疚。可这样一所新宅他又能感受什么?一个老僧在少师故宅前默然良久,已引得路人驻足。他心一横,转身往回走,向镇西姐姐所嫁的吴家而去,拜望唯一的胞姐,谢谢她多年来在二老前的尽心尽孝,也好探知父母的陵寝安在,拜上一拜,用最好的经卷为他们祈福。“太奶奶,门外一个老和尚要见你。”望着十三岁重孙鲜艳圆润的脸庞,老太太姚氏脸上堆笑,挤了挤满脸的皱纹:“是不是想讨口水喝,化些斋饭,叫他进来,都知道我老太太是个大善人。”说着就要下地,又忽然停住了,问,“那和尚说了叫什么?”“他说叫道衍,俗姓姚,是咱家的亲戚。”老太太的脸色立刻变了,连花白的眉毛也竖了起来,手指门外怒道:“你去告诉他,姚家人都死绝了,哪有什么亲戚,休来这儿行骗,叫他快走,越远越好。”老太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弄得小孩不知所措,见老人家发怒,只得出去如实相告。得知姐姐健在,儿孙满堂,道衍初来时的满心欢喜此时顿作凉雨浇头,他怔在那里,无言。他不是一个语塞的人,谈经论道,口若悬河,但此时,竟找不出一句合适的话。好半天,才想起再努力一下:“姐姐,是弟弟对不住你、对不住双亲了,弟在这里赔礼了,让我看一眼姐,回去就是死了,也心甘了。姐——”“住嘴!”屋里传来老太太的怒斥声,“年轻时,你弃父母于不顾,遁入空门,是不孝;遁入空门,尘缘未了,助纣为虐,是不义;既为辅弼,怂恿人臣反叛朝廷是不忠;不忠、不孝、不义之徒还有何颜立于世上,姚氏举家为你蒙羞,快滚,滚得越远越好。”犹如狗血喷头、五雷轰顶,年届七旬的道衍若不是体格健壮,险些被轰倒。他做了什么,不就是扶起一个雄心勃勃的燕王吗?继太祖之后的大明,北有残元复仇的怒火,东南有倭寇劫掠的扰攘,举国尚在战乱的恢复之中,不需要治水,不需要修河,不需要明君能臣的治理吗?建文削藩与诸王的反叛,天命所归,归政燕王,一个风清气盛的时代已经开启。百姓不理解,亲戚不理解,也许后人也不理解,但,连沉冤千载的人都有,他道衍的这一点波折又算什么!纵然这么想,纵然有天大的心胸,一时间,倚杖立在门前的道衍望着院里,还是说不出一句话,还是走不出那个世人为他挽下的心结。跌跌撞撞往回走,满心的悲凉,满心的苦楚。循路所向,竟不知意欲何往。是姚继放心不下,办完了事找到这里,才把他扶回船上。一个时辰后,道衍才清醒过来,命小船转向长洲县衙方向,落脚驿馆,明日即启程回京,他的心彻底凉了。但登岸之后,又一处熟悉的草屋映入眼帘,那不是旧时诗友王宾的“滨水草堂”吗?“我住城西寺,君归湖上山。马声知驿路,树色认乡关。”这就是和王宾的唱和,道衍依稀记得。王宾是个自由放浪之人,名气不是很大,所以未能引起世人的重视,也就没有被强令出仕。若在,也快七旬了。道衍命姚继上前探问,果然健在,但听得是道衍来访时,王宾只在屋里唱道:“和尚非和尚,人臣非人臣;春秋不知记,谁与正乾坤。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并不出来相见。:()武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