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050(第2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王凤珍笑不出来了。

她宁可下地割稻子,她都不要上夜班。

小伙伴们往她的伤口上撒盐,方萍阴阳怪气道:“哎呦,看样子只能你拿夜班补贴了,一晚上三毛钱呢。”

王凤珍差点儿没有“汪叽”一声哭出来。

她一点也不想赚这三毛钱。

偏偏薛琴还要火上浇油:“领导说了,我们下乡支农算加班,一天两毛钱的补贴。”

这下子,王凤珍真的哭出声了。

叶菁菁拍着她的肩膀,安慰她:“这就告诉我们一件事,还是得上进。你留在厂里,好好生产吧,也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所谓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原本大家伙儿,还对下乡支农没啥兴趣。这么一来,青工们,尤其是轮到夜班的青工们,一个比一个积极,大家都踊跃报名。

最后光是纺织厂,就派了好几辆大卡车,把大家伙儿统一拖到了乡下。

叶菁菁其实不想来的。

因为她现在不上夜班啊,她一天天在外面浪着,好吃好喝,活又轻松,不要太幸福哦。

可薛琴不给她偷懒的机会。

既然她已经选定了叶菁菁当自己的搭档,自然不会允许她当咸鱼。

任何上进表现的机会,都不能错过。

逃避下乡劳动,到时候被人抓出来当小辫子,那就太亏了。

所以叶菁菁也只能跟着大部队,一块儿来了红星公社杜家庄大队,一人领了一把镰刀,下田割稻子。

田宁同样不喜欢干农活,她在叶菁菁旁边,一边割一边抱怨:“不是说好了农业现代化嘛,怎么到现在还不上收割机啊,还要我们自己动手割。”

她的旁边,是下乡后招工回城的知青,闻声呵呵:“你就知足吧,这才是秋收。要是双抢的时候,皮都要塌一层。”

可话虽然这么说,单是秋收,叶菁菁就已经扛不住了。

她最多割了一个小时的稻子,就直接挪不动步子了。

苍天在上,她真的不是要端着形象。

她先是蹲着割的,但没多久就吃不消,于是换成了跪着。

到后面连跪都跪不住了,她索性坐在地上割。

就算这样,她前后也就扛了一个小时,坐在地上动弹不了了。

好累呀,浑身上下都酸痛。稻叶刺啦着脸,又疼又痒。

而且——

不是说好了秋高气爽吗?怎么她现在觉得自己的背都被太阳晒得疼。

这还只是上午呀,到下午的话,要她怎么活?

负责监工的团委书记跑过来,训斥她:“怎么回事,才刚开始呢。我们下乡是来帮助广大社员同志的,不是来享福的。你怎么能这个样子呢?”

叶菁菁在心里头翻白眼,漂亮话谁不会说,你怎么不自己上?

但她才不会硬抗呢:“我头晕。”

旁边田宁割稻子的速度,也不比叶菁菁快,一直跟她保持同步,闻声立刻帮腔:“就是啊,她还在喝中药呢,她神经衰弱。”

跟一般人想的不太一样,其实七十年代人,并不怎么喝中药。

比如像田宁他们,大部分时候生病都是扛,睡一觉发个汗好了。

扛不过去就去厂里的医务室,领个退烧片之类的,回家吃。

再严重的,就是打吊瓶。

喝中药,在大家看来,就是身体虚弱,吃药片吃不好,打吊瓶也不行,不得不上的治疗手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