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十九章(第2页)
听阿年说话的语气,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禾一欣震惊,拿着干粮的手都在抖,“那、那这么硬,为什么还要装在密封袋里面?”
说是密封袋,也不太严谨,只是阿年会仔细把食物都妥当的放在一个有密封条的袋子,每次取用,都会手动把空气排掉,然后重新把密封条摁紧。
“当然要装到袋子里面,否则会更硬!”
阿年也震惊,装袋子难道不是防干的吗?
这种干粮,要是不装在密封袋里面,没几天就会干硬到牙齿啃半天,也磨不下来粉的程度了。
不好意思,常年生活在温度和湿度都很适宜的环境,禾一欣完全没想到,密封袋除了防潮,还能防干用,她突然就想问问,“……那这个干粮保质期有多久?”
“应该没有吧,反正只要保存好,可以一直吃。”
阿年其实挺喜欢这种干粮的,除了有点难啃之外,基本没缺点。
很小一块,就可以填饱肚子,携带方便又容易保存,要不是各个兑换点会管控水和食物的兑换,以此来把控流浪者总人数,阿年可能会多兑换一些回来,反正也放不坏。
生活在沙漠地带的好处,就是基本没见过潮湿发霉。
但同样,外界可获取的食物也极少,换个其他生活环境,阿年还能学着去挖点野菜,摘个果子啃,再琢磨琢磨鸟蛋和钓鱼,但在这里,获取食物的唯一方法,就是兑换点。
水源也是一样的,被压缩干粮攻击暂时没心情继续啃,只能先装兜里的禾一欣,被阿年简单介绍了一下,她俩要去的水源地是怎么回事。
一般人类聚集点的出现,是需要区位优势的,要么是自然条件,要么是人文优势,毕竟谁的脑瓜都不傻,不会挑一个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地方,想不开搭建一座城的。
贸易区的出现,就是因为招商条件以及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参与国需要在内陆搭建一个“陆上港口”,维持各交易点常住居民生活的水、食物、商品等等,全部都靠运输。
在特大地震之前,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超大型城市也是没有自产能力,需要周边地区的持续供给。
只是贸易区这里,资源更匮乏,基本上连本地水源都没有,好不容易出现个小暗河,也只是被人工修建成景点,变成“沙漠珍珠”,挺吸引游客的。
地震曾一度让暗河断流,泉眼干涸,但后来灾后重建,各交易点也维护了一下“沙漠珍珠”,没让这个水源地彻底消失。
只是随着各交易点陆续撤离,贸易区被流浪者占据后,“沙漠珍珠”就被霸占了,阿年每次兑换的水,其实都是取自那里的。
“我们本地人,就喊小泉眼,以前不属于任何交易点,只是修建了个很漂亮的池子,谁都可以过去拍照,但现在小泉眼就被围起来,不让靠近了,兑换点也越来越难兑水了。”
阿年就算年纪小,也知道小泉眼那里,早就被几大兑换点把持,没点争夺资本的流浪者,连靠近的本事都没有,更别说阿年这种小孩子。
但兑换点限量提供水,让想要离开,需要多准备些饮用水的阿年只能冒险去拼一把,现在沙尘暴刚停止,又是黑夜掩护,说不定小泉眼那里,就有靠近的机会,然后偷偷装点水走。
阿年知道,自己是没资格和别人掰扯,小泉眼是无主的,每个人都能去装点水,她估计一说这话,就会被嘲讽大笑的成年人,打到鼻青脸肿。
所以,阿年准备带着禾一欣去看看,小泉眼那里是什么情况。
想要离开贸易区,跋涉回家的第一步,就是睡什么睡,起来找机会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