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3页)
“娘。”钱氏也不免哽咽起来。
两人又哭了一场,这才振作起来,擦干了泪。
钱氏道:“娘,你且安心,早些年公爹没去世的时,京里二房年年都有钱送来,家里日子过的也好。”
“自公爹去世后,为了攒钱供璋哥儿和大郎读书赶考,我这才开始下地。便是如此,每每大郎从县里回来,都叫我歇着,他自己去劈柴、挑水、下田……”
钱氏说着说着,不由得羞涩一笑。
周支婆见她这样,心知自家女儿和夫婿感情颇好,这才略放心下来,又赶忙问道:“前些日子大郎送了书信来,说要上京赶考去,托你爹照顾你们母女三人。你老实告诉我,他可是真的上京去了?”
钱氏点点头,“是真的”,又迟疑了一下,问道:“娘,怎么了吗?”
周支婆瞧见她这副迷瞪样子就直叹气。她这女儿,有小聪明却没有大决断。
可没办法,这是自己肠子里爬出来的。周支婆只好道:“我叫你回来就是为了这事儿。巧娘,你也得上京去!”
钱氏一惊,竟也没有反驳。
周支婆见了,就知道自己这话是戳中了女儿心里的隐忧。
“儿啊,我且问你,林大郎此番进京赶考,考中了,会不会有人赠美婢小娘?”
“大郎不是那样的人。”钱氏反驳道。
话一出口,钱氏自己就先后悔了。男人的劣根性,她又怎会不知道呢?
周支婆叹息一声,也不好骂自家女儿蠢,只能继续给她盘算。
“我再问你,你婆母早被二房接去了京里,万一林大郎考不中,你婆母是会捐个小官儿给儿子做做,就此留在京里,还是放儿子回乡下当个农户?”
自然是叫儿子留在京里。
钱氏低声道:“照娘这么说,大郎别管考中与否,都要留京,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回湖州了?”
“这是自然。”周支婆点点头,低声道,“否则他为何要把璋哥儿带走呢?”
钱氏悚然,急急道:“璋哥儿也十岁了,说是要带他去京里寻个名师,不能叫他在乡下地方荒废了,这才带他一块儿上京去的。”
“所以就留下你们母女三人?”周支婆一声反问,叫钱氏哑口无言。
“儿啊,你听我的,即刻将家里的田地佃出去,拿一笔钱,速速上京去寻林大郎!”
钱氏犹豫:“大郎临行以前与我说好的,考中了他就来信接我进京,考不中他就自己回来。”
“痴儿!”周支婆气得拍她胳膊,“你们是长房,本就该留在京里享富贵的,还回来做甚!”
真真是一对傻子做夫妻。
可自家女儿,没办法。周支婆忍气道:“你听我的,现在就去!”
“若是林大郎考中了之后再来接你,那自然好。可要是他薄情寡义,不肯来接,又或是他没考中却留在了京里,你还不得上京寻他?”
“既然早晚都要去,不如现在就去!”
钱氏还是很犹豫:“我这就慌急慌忙进京去,万一大郎没考中,届时还得回湖州,我先进京又回来,岂不是白折腾一场?周围的邻里都得说闲话。”
她这样好面子,反叫周支婆气急,只管把话往重了里说。
“傻子!等林大郎回家就晚了!届时你怎么哄他回京去?再叫他进京考一次?你再煎熬三年?”
“你想想娇姐儿、璋哥儿,你要他们一辈子在乡下当个农户,嫁个农户不成?”
钱氏悚然,想想自己的一双儿女,沉默了良久,到底点了点头。
周支婆这才抚了抚女儿的鬓发,欣慰道:“巧娘,你记住!你去了京里,无论如何都要留下,决不能再回乡下吃苦受罪。”
钱氏郑重点头,又红了眼眶:“娘,我若走了,你一个人留在湖州……”
周支婆眼泪扑簌簌往下流,又赶忙拿素绢帕给钱氏揩眼泪,哄她:“不怕不怕,娘好着呢。”
母女二人又大哭一场。
钱氏在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才带着周支婆给她的几贯私房钱,匆匆赶回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