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计中诡计一(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计中诡计”是鬼谷子七十二术中的第八计。其原文为:“凡趋合倍反,计有造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制。”以下是对它的具体讲解:字面理解:“趋合倍反”:“趋合”指趋向联合、合作;“倍反”指背离、背叛,这里泛指事物的发展变化,包括联合与对抗等不同的情况。“计有造合”:计谋有其形成和组合的方式。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情况,要制定出相应的计谋。“化转环属”:变化和转化像圆环一样循环相连,没有中断。意味着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计谋也需要随之不断调整和转化。“各有形势”:每种情况都有其独特的形势和特点。所以在制定计谋时,必须根据具体的形势来进行。“反复相求”:要反复地思考、探索。对于各种情况和计谋,不能只看表面,而要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因事为制”:根据具体的事情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谋。整体含义:世上万事千变万化,作为一个领导者或谋士,必须准备多个计谋去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在面对复杂的局势时,不能只依赖单一的计谋,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计谋,做到计中有计,让对手难以捉摸8。这就像设下一个圈套之后,在这个圈套之中还有其他的陷阱,使敌人陷入重重计谋之中,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以下是一些“计中诡计”的具体案例: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背景:东吴大将周瑜听说刘备的妻子刚刚去世,便想利用这个机会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入赘。其真实目的是将刘备幽囚狱中,然后用他来换取荆州。计谋实施: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决计派赵云伴随刘备入东吴成亲。临行前,诸葛亮悄悄给了赵云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并嘱咐赵云到东吴后依计而行。第一个锦囊,让赵云在刘备到达东吴后,先去拜访乔国老,把刘备娶亲的事情搞得东吴人尽皆知。这样一来,孙权和周瑜想要暗中加害刘备就会有所顾虑,因为此事已经公开,他们若下手会遭人非议。第二个锦囊,是在刘备被孙权的母亲吴国太相中、准许婚事之后,赵云依计让刘备借口想念荆州,请求吴国太准许他们夫妻回荆州。第三个锦囊,则是在被东吴军队追赶时使用,让刘备告知孙夫人实情,借助孙夫人的身份来阻止东吴追兵。结果:赵云果然依计而行,成功地保护刘备成亲,并携新夫人安全返回荆州,使得周瑜的计谋不仅没有得逞,还落得“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笑谈。在这个事件中,诸葛亮不仅识破了周瑜的计谋,还提前设下多个应对之策,可谓是“计中诡计”的经典体现。张仪的阳谋与阴谋:背景: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年),重用张仪的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国太子及大臣们日夜不停地诋毁张仪,而齐国又派人来追杀张仪,张仪处于人生最危险的时刻。计谋实施:张仪想出了一个阳谋与阴谋结合的“计中诡计”。他对秦武王献策,称从秦国国家利益着想,必须使东方各国发生大的变故,大王才能多割得土地。建议大王派他到魏国去,齐国必然会出动军队攻打魏国。魏国和齐国的军队在城下混战的时候,秦国就可以利用这个间隙攻打韩国,军队开出函谷关,直接挺进,兵临周都,周天子一定会献出祭器,这样秦王就可以挟持天子以令诸侯,成就帝王业。秦武王果然相信了张仪,派他去了魏国。同时,张仪又派遣他的门客冯喜到楚国,再借用楚国的使臣到齐国。使臣对齐愍王说:“大王特别憎恨张仪,虽然如此,可是大王攻打魏国实际上是在帮助张仪,让他在为秦国的谋略实现。”然后将张仪给秦武王出的计谋告诉了齐愍王。结果:齐愍王得知真相后下令撤军。张仪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既让自己成功脱离了危险的秦国,在魏国找到了安身之地,又使得秦国、齐国、魏国之间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得以在魏国善终。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空城计”博弈:背景:马谡自大失掉街亭之后,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此时诸葛亮手中无兵御敌,形势十分危急。计谋实施:诸葛亮摆出“空城计”,他一袭黑衣,身后站着两个童子,在城门楼上平定自若地抚琴高歌,只留几个老弱病残的士兵打扫大开的城门。这看似是无奈之下的下策,但实际上是诸葛亮的一个计谋。他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便利用这一点,营造出一种城内有埋伏的假象。而司马懿方面,面对空无一人的西城,他完全可以派小部队先进行侦查,而后根据虚实进行攻城,或者派兵围住城池,生生消耗死诸葛亮。但司马懿考虑到,如果此时攻克西城,杀死诸葛亮,那么自己对曹魏来说就没有了太大的用处,曹魏统治者可能会不再重用他甚至加害于他。结果:司马懿最终选择撤兵,诸葛亮的“空城计”得以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一种默契,也是两人之间的一场心理博弈。诸葛亮的“空城计”是明面上的计策,而司马懿基于自己的政治处境所做出的判断和决策,则是隐藏在背后的另一种“计”,两人的这场博弈可以看作是“计中诡计”的一种体现。:()借古鉴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