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1页)
下了山,仆从扶宁悬明上马车。
“大人好心将那罪人尸骨送回,好让他好心安葬,对方竟还不识好歹,得寸进尺,依小的看,何必如此客气。”
宁悬明笑了下:“你当我方才是哄他的吗?”
“对崔行俭的处置,确实是天子的意思。”
虽然很不可思议,但早在回京之前,越青君便对宁悬明说过。
“待人走后,你以我的名义,为其备一副棺椁,也算送他一程。”
那人的话仍在耳边,宁悬明细思良久,在代入越青君的话本说法后,方才能领略一丝真意。
一本话本里,总不会只有主角,总归要有其他角色,才能构成整个故事。
可他们或许微不足道,但多少也在越青君那里有一分特别。
只是这份特别究竟是好是坏,看崔行俭的结局就能知道。
边关在打仗,京城在平乱,两地都不太平。
朝臣们很快发现有宁悬明的好处。
有宁悬明在,从前某些难以决断的事,如今都有人托底,无论是怎样的事,可以直接做主决定,一应责任,皆由宁悬明承担。
天子给了宁悬明这份权力,朝臣们尽管应言执行,至于天子日后是否后悔,是否会觉得宁悬明权势太大,越俎代庖,所做决断不合心意,因而对其不满,那就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了。
但就目前而言,宁悬明将代政监国的任务完成得很好,拖延的政务被处理,京中迅速运转,边疆也收到了朝廷送来的粮草物资,双方默契,彼此配合,内忧已除,只剩下外患。
期间宁悬明与越青君虽未能见面,却少不了书信往来。
宁悬明给越青君的信,多是公事公办,只汇报重要事务,越青君的信却在正事之余,还不忘见缝插针夹带私货。
最初是几句关怀,“夜来春寒,寝帐可暖”。
宁悬明只在信末随意回一句一切都好。
见关怀无用,越青君便开始诉情,“昨日一夜梨花雨,忆你去岁树下眠”,既忆往昔,又表相思。
宁悬明回信中却写:“将军府中有梅无梨。”
越青君看过后一笑,随后回道:“今日起便有了。”
信还未送出,他便让人去寻了几棵梨树,连根栽在将军府里。
李不争:“……”
虽然这是他的将军府,但他还是什么都没说。
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他对越青君的印象有所改观,此人为君信任将领,爱护百姓,为将一马当先,有勇有谋,再不见写那封信的戏精样,也让他对新朝更有信心。
在这种寻常小事上,李不争也不愿多生事端,横生枝节,反而不妙。
……所以到底为什么栽梨树?
是因为喜欢分梨吃吗?
若是越青君能听到李不争心中所想,多半会将城里所有的梨都搜罗来,让李将军好好分个够。
越青君与宁悬明在书信中你来我往,时而写景谈情,时而斗嘴互怼,当然越青君多是前者,宁悬明多是后者。
只是天长日久,难免倾露情意。
越青君在生辰时写过“今夜暖酒花香皆在,细数繁星满斗,唯缺一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