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天下才子尽入吾彀中(第1页)
第114章天下才子尽入吾彀中
只刹那间,刘屈氂脸上的表情千变万化。
原本的信誓旦旦、高举“群臣大棒”,就准备朝这里刘靖砸下来的惊喜态度,瞬间就蔫吧了下去!
群臣更是在同一时刻,如丧考妣。
同时,他们心中也引大震动。
刘靖的反应,不可谓不凌厉!
一句话,从地方到长安,几乎瞬间就将刘屈氂的气势压了回去。
因为人家搬出的,是皇权!
而当今天子刘彻,最重权力!
果然……
此时此刻,刘彻已经精神起来,聚精会神的朝着刘靖看来。
之前他们谈论许久,刘屈氂引经据典,拿礼记来压。刘彻都没有丝毫表情,但是听到“选仕权利回到长安”,他却是心中一动。
他这一生,都在将皇权之路,集中到极致!
起初丞相作为朝廷的百官之,很多情况下是不弱于天子的,太傅手握军权,由一起开创大汉的几个诸侯家里推举,有时候也让天子忌惮。
可他登基后,几手改制,丞相成了“吉祥物”、太傅更是消失不见,换成了“大司马”。
文武两大方向,都被轻而易举的优化。
可身为帝王,始终觉得还有很多方向不能圆融如一。
特别是刘靖提醒后,他也已经关注到选仕方式。
“举孝廉”作为他亲自确认的一种正式的选官途径,他更清楚其中的运转。
一般,由各地郡县,依照人口来划分,以才得推举出来的人,尽入长安。
这个时候,他们还不能作为官员。按照制度,他们会作为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
比如如今的御史大夫暴胜之,便是属于此列。
在熟悉朝廷运转,政务体系之后,便会进行选拔……最后按照各自本领,担任官职。
听起来流程很足,似乎每一位人才都能得到考察,最后被重用。
然而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大部分的郎官,都是一些功臣后裔。他如今已经年老,也没有时间去观察这些人。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推举的已经变成了“方士”和他选择的“酷吏”。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这些“孝廉”之人,存在很大的纰漏,因为,都是各地推举上报的“人才”,而这个权力在地方,没有真正的掌握天子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