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阿成(第1页)
丰州市虽不大,格局却与别的城市别无二致。
整个丰州以正中的商业区和办公区为中心,被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城区。
东城区毗邻乡镇,因此丰州的大多厂区与公司都建立在此处,一来就近吸纳务工人员,二来也方便附近乡镇的乡民们上下班。
这一块区域一般被人成称为工业区。
南城区则是以本地的几所高中和大学为核心发展,这里一应设施与商家均是为几所学校服务,依托于大量的师生,南城区算是丰州最繁华的地段之一,这里被称为学园区。
而西城区因离高铁、高速较近。
加之又是几个城区中离市中心最近的地方,这一区域地方交通便捷,依山伴水。
整个丰州唯一的一条护城河也是穿过此处南下。
因此绝大部分政府部门与大量高档住宅别墅都兴建在此处。
这块地区,则被人戏称为权贵区。
相比于其他几个日新月异的城区,时间仿佛在北城区停了下来。
作为容纳了丰州最多人口的城区,这里的建筑大多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为主。
大量未曾粉刷,仍然留着红砖墙面的违规加高建筑参差交错,房与房之间仅留出不到一米宽的小道容人通行。
这些因被房屋遮挡,而长期照射不到阳光的小巷上方交叉盘错着来来往往的电线。
错综复杂的电线因几十年里不断搭建,如同密布的丝网般使人望之如而生寒。
这些错乱的电线多为早年间本地的房东们请人私自偷搭。
不少房东为了多收些房租,于是偷偷将自家的车库与地下室分隔出来,拆成十余米见方的豆腐间,出租给那些进城务工或者外来打工的贫寒百姓。
等一个个豆腐间隔断好后,他们便会请电工从自家的接电盒中迁出线来搭建违规线路。
这些线路长期得不到休整,因此时间一长,极有可能因为线路老化造成漏电或者火灾,而房东们为了节省空间,根本没有为这些豆腐间留下安全逃离的路线。
因此一旦发生灾情,极易导致大规模的伤亡事故。
当地也曾多次整顿,奈何北城区实在错综复杂,加上这么多年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故。
于是时间一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阿成顶着细雨在狭隘的小巷中快步前行。
阴暗的巷子几无光亮。
唯有小道的交叉处才有一盏路灯。
加之路面年久失修,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坑洞。
因此夜间走在巷子里,每一步都要非常小心才行。
但阿成似乎对这里非常熟悉,他精确的避开了每一处坑洞,并且还小心的绕过那些哪怕雨天仍然站在屋檐下揽客的站街女,同时一只手紧紧护住胸前的一个红色塑料袋,宁可让自己被淋湿,也不让它沾上雨水。
沿着逼仄的小巷七拐八拐,阿成终于来到一间四层高的建筑前。
他绕过前门,往着侧边的小门处走去,站在门口在口袋中摸索了一阵,叮叮当当地掏出一串钥匙,借着远处迷蒙的路灯分辨一阵后,找出一把带着几分锈迹的钥匙插入钥匙孔中,随着‘咔啦啦’的一阵令人牙酸的锈迹声,打开了仅容一人进出的生锈防盗门。
阿成走进房内,小心的关上房门,他熟稔的从挂在门后的绳子上取下一条毛巾,擦干头发上的雨水。这才将被他一直护在怀里的袋子轻轻地放在桌上。
并将桌上一张写着娟秀字迹地纸条拿起来端详。
“炉子里给你热了饭菜,吃完记得把炉子灭掉。碗放进盆里,明天我一块洗。”
看完留言地阿成咧嘴笑了笑,他将纸条收进口袋。朝着一座靠着墙边摆放的小煤炉走去。
这处房间并不大,但却整理的井井有条。不到二十见方的空间被挤的满满当当。
屋内的左边,除了一座几乎已经很少见,仍然烧着蜂窝煤的小煤炉,煤炉旁边摆放着一张一米左右的长桌,桌子上油盐酱醋各种调料摆放的整整齐齐,菜刀砧板之类的东西也被各自安放好。
桌子远离煤炉的一端摆放着一台煤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