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页)
然而后来,秋妃入宫,她亦是个温柔沉静的性子,却顷刻间令六宫粉黛无颜色,曾经风头无两的贵妃在她面前也只能黯然失色。更令众妃嫔忿忿的是,秋妃出身民间,毫无家世可言,皇帝却毫不在意,对她生下的皇子也是疼爱有加,甚至不亚于彼时的太子。
甚至,在五皇子开蒙后,皇帝为了给他选个知根知底又脾性相投的伴读,特意将秋妃昔年闺中至交的夫君赐了官,令他们一家人入了京,并令其子做伴读。秋妃有时思念家乡、愁眉不展时,皇帝为宽解她心绪,令她的好友不必另行请旨,可以随时入宫陪伴她。
贵妃虽家中没落,但到底还有些根基在。秋妃却是完完全全的平民,却能令见惯群芳的皇帝如此痴情,为她百般破例,怎能不令人心中嫉恨?
只是贵妃自始至终都表现得大度豁达,从不曾因秋妃的得宠而流露出什么异样,皇帝也赞她性子爽利、不是小肚鸡肠之人。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窈窈,发什么呆呢?”谢瑶音的声音响起,姜清窈回神,笑了笑道:“没什么。我们回宫吧。”
回去的路上,姜清窈思索半晌,忍不住低声问道:“阿瑶,你可知,从前秋娘娘和贵妃娘娘的关系如何?”
谢瑶音有些讶异她忽然问起这个,但还是如实回答道:“秋娘娘入宫后,贵妃的地位大不如前。只是她们明面上并未有过任何龃龉。那时,与秋娘娘最要好的是怡嫔。她们入宫的时间差不多,又同住在长信宫,自然比旁人更亲厚些。”
“秋娘娘心慈,怡嫔起初只是个低微嫔妃,父皇压根没注意过她,以至于宫中有的妃嫔仗着比她高了半阶便肆意欺负她,”谢瑶音道,“秋娘娘碰见了,便喝止了那些作乱的人,自那之后,怡嫔心怀感激,便与秋娘娘越走越近。”
姜清窈颔首。她记得,怡嫔出身亦不高,祖上也并非京城人士。想来她独身一人在这寂寂深宫里一定很是孤苦无依,恰在此时遇到了秋妃,两人同为异乡人,彼此之间一定颇为投契,便就此结为了至交。
“若不是秋娘娘,她只怕还是个默默无闻之人,”谢瑶音轻哼了一声,“可她却如此凉薄,在秋娘娘故去后很快搬离了长信宫,转投了贵妃,对贵妃事事顺从,不敢违逆。”
姜清窈想起怡嫔那怯弱小心的模样,轻叹一声:“或许,她只是想为自己和四公主寻个靠山吧。”
谢瑶音默然,许久才道:“罢了,左右这些事情与我们也无关,还是莫要多思了。”
两人说着,便止住了话头,向永安宫走去。
晚间,姜清窈忍不住想起了谢怀琤。直觉告诉她,他今日去赴了三皇子的约,六皇子也在场,那么这就代表着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她仰躺在被褥之下,幽幽叹了一声。看来,从前贵妃与秋妃看似相处平和,那不过是假象罢了。皇帝对谢怀琤的态度经历了这么多转变,那来之不易的怜惜尚未维持几日,便又被冷漠取代,恰好那几日贵妃又常常伴驾。她不得
不怀疑,是贵妃在皇帝面前说了什么,才又勾起了皇帝的心事,让他心中尚未完全消除的芥蒂重又滋长。
只是不知谢怀琤在看透其中缘由后,又会怎样做呢?
姜清窈想着,不自觉便沉沉睡了过去。
又过了风平浪静、毫无波澜的几日后,启元殿传出消息,说是皇帝偶感小恙,正卧床歇息。
此事一出,皇后不免忧心忡忡起来,便亲自去问了太医,得知皇帝只是染了风寒,静养几日便会好转,这才放下心来。
只是如此一来,后妃和皇子公主们免不了要轮流前去侍疾问安,谢怀琤也不例外。只是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每逢他侍疾之时,皇帝总是昏睡着,而当皇帝清醒时,眼前看到的多是太子和六皇子。
这一日午后,皇后领着众妃嫔去了宫中的积云殿为皇帝跪经祈福,谢瑶音尚在启元殿侍疾未归,便只剩下了姜清窈一人。
她左思右想,只觉得心中缠绕着不少担忧与疑惑,一时间坐立不安,便在殿前的庭院里漫无目的地走着。
不多时,谢瑶音回来了,见她正在廊下坐着,便走上前在她身畔道:“窈窈,父皇已经醒了。”
“陛下醒了?”姜清窈倒也不觉得意外,“看来太医说得确实不错,陛下这病不算重。”
她见谢瑶音若有所思,便问道:“怎么?莫非还有其他事情?”
谢瑶音点点头,压低声音道:“方才,六弟又闯了大祸。父皇大发雷霆,命人把他带了下去,禁闭在自己宫里,没有他的允许,不准踏出宫门半步。”
她犹豫了一下,又道:“五皇兄当时亦在场,同样被。。。。。。禁足了。”
姜清窈心中一凛:“六殿下做了什么?为何又会牵扯到五殿下?”
谢瑶音忍不住深深蹙眉:“六弟与五皇兄起了争执,失手推倒了父皇寝殿外间的一张几案,案上的东西散落一地,闹出了好大的动静。”
“是六殿下推倒的?”姜清窈问道。
谢瑶音点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