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第15页)
然后县衙会派专门的人过去一一核查。
核验完,每年还要去检查。
文教事关地方官政绩,若他们书院能培养出举人、进士,那县里都得敲锣打鼓地一起庆贺,还会给他们发勉励的金银,县令一高兴,说不定还会给题字送匾。
不过听说他们目标就是?开蒙扫盲,那名文吏嘴角都有点儿抽搐。
谁家书院只搞开蒙啊!
书院也是?要受县衙监管的,只开蒙,县衙是?不会给发钱的。
沈青越听了一圈儿,大概懂了。
原来?办书院竟然还能拿到专门的补贴。
他们宝峰县这样不怎么富裕的小县城,只要能教出秀才,每年都能拿上百两的补贴钱,去参加科考,不管能不能考上,县衙也会出钱,还会牵头给他们募集更多路费之类的赞助费。
不过这些沈青越倒是?不急。
现在他们就两个先生,一群屁大点儿的小孩,常用字还没学明白呢,科考太?遥远,以后再说吧。
该填的信息填完,他们回家还得让赵先生也写一份儿类似简历的文书。
内容包括他考到了什么功名,从前有没有教过书,在哪儿教书等等。
瞧见曲学博竟然是?个秀才,文吏还有些惊讶。
他们宝峰文脉不行,年轻秀才都是?香饽饽,县里那些书院可没让秀才开蒙的。
但?衢国的秀才在大虞不认可,想去县里那些正经书院,人家也不见得愿意收,更何况还要做担保,落户籍。
他心中感慨一番,收好了曲学博和沈青越填写的一堆东西?:“放心吧,这几?日我就派人去核实情况。”
沈青越道过谢又忽然道:“哦,对,若我想参观县衙,不知方不方便?”
文吏、姜树:“?”
参观什么?
县衙?
县衙是?给人随便参观着玩儿的吗?
他们迷茫地看沈青越。
沈青越:“我只在能看的位置看看建筑就行,保证不打扰各位办公。”
来?都来?了,能看肯定要看看呀!
这事也是?新鲜,这名文吏在县衙干了十多年了,头一次见有人要在县衙参观。
“那姜树你带着几?位先生在外?衙看看?不要往内衙去。”
姜树应了,赶紧带他们走?。
姜树领着他们到处转,“我的沈先生啊,你们倒是?提前跟我说一声,我好先问?问?探探口风啊!”
沈青越:“我就看看外?衙,别人告状能进来?,旁听能进来?,我为什么不能进来??”
姜树腹诽,那你也得告状、旁听或者是被传唤啊!
不过姜树嘴上抱怨归抱怨,能带他们去的地方一点儿没少去,院子走?遍了,室内他先探头进去打声招呼,再叫沈青越他们进去看,顺便还参观了下县衙各部都是?什么模样的,他们平时都是?怎么办公干活操练的。
沈青越原本只想要知道个大概,有参考有想象,能把场景画出来?就行,这下倒是?把人家县衙组织结构都快弄清了。
要不是?不方便拍照,他都想拿手机把什么鼓啊、台啊、工具、文牒等等都拍了。
这些官差对他们挺稀奇,听说沈青越要画话本子,一个个还挺好奇。
正好快到中午了,沈青越和姜竹请客,请姜树和他几?个同?僚、曲学博一起去吃饭。
听说沈青越是?想要画的是?一个探案的故事,这才跑来?县衙观摩看景色的,他们还给沈青越分享后衙是?什么样的,他们平时是?怎么办案的,办案的流程什么样,遇到过什么有意思的、奇葩的和无?语的事。
沈青越听了好几段各地茶商因为口音、习俗等等问?题闹乌龙的笑话。
宝峰县是?个小县,建县时间很长,但?一年到头,除了两季茶市,几?乎没什么大事发生,所以流传最广的也多和茶市相关,大多都是?外?地客商的段子笑话。
本地的,多少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年也出不了几?件杀人的案,每一桩命案差役们自己都如数家珍,把细节记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