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桃源真相(第1页)
我盯着那墓碑,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到晋太元、陶、武陵、捕鱼等字眼时,猛然间想起以前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文言文叫《桃花源记》的,里面开篇就是:“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作者好像陶渊明,具体是哪个朝代的就有点记不准了。我努力的回忆那篇文言文的内容,再对比碑上的墓志铭,是有点相似的地方。不禁脱口而出:“《桃花源记》!”这几个字一出口,众人都不约而同的一拍手掌,伸着右手食指指着天不停的激动的晃着说:“对!对!对!”我看着他们这么整齐划一的动作,有点好笑,心想这个动作应该是全国统一的吧。四人中就数大块最激动了,一个劲的摇着食指说:“我就说嘛,怎么那么熟悉,你看那啥武陵、捕鱼为业、要还家的字眼,亏得上学的时候俺老贵用功啊,原来真的学过,就是《桃花源记》。”皮猴看到大块激动成这样,一脸揶揄的说:“你上学用功?看不出来哇。”大块厉了他一眼说:“当然用功,你以为哪个都像你?上个学整天吊儿郎当的,净知道摸鱼摸虾摸蛤蟆。”皮猴不以为然的说:“你说出的这话脸红不,估计你自己都不信,更别说我们了。”大块可不管他,继续一个劲的激动说:“这个《桃花源记》我记得是陶渊明写的,是姓陶的,就是我老陶家的人。”皮猴没好气的说:“切,历史上姓陶的名人也多了去,看到姓陶的就认祖认宗,往自己脸上贴金,丢不丢人!”我笑笑说:“这真有可能是大块祖宗哇,这《桃花源记》作者叫陶渊明,大块也姓陶,说不定真的是他祖宗。”几人听了也笑了笑。皮猴说:“切,这个墓的主人又不是姓陶,如果我不是眼瞎的话应该是姓曹吧,叫曹辛。”我一听好像有点道理,姓陶的只是落款的那个,叫陶潜,不过都一样,反正也有个姓陶的名字在上面,这个姓陶的真是大块祖宗也不奇怪。大块听了皮猴的话也是怔了怔,说:“我们讨论的是姓陶的,又不是姓曹的。”然后转过头来对我说:“老焦,说真的以前读书的时候学《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到这个陶渊明这个名字,我也问过我家老大爷,我老大爷说不知道,族谱上也没有详细记载到,好像说我老陶家这一支系最早追溯也是只到晋朝,往上就没有了。”我说:“这碑文上说的也是晋朝的事,好像跟那《桃花源记》的故事发生在同一时期。这两件事怎么有些地方这么相似,不知有没有关联,这个陶潜不知是什么人?”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个曹氏碑文和《桃花源记》里面提到的一些事这么相似,直觉告诉我这二者说的应该是同一件事。嘴里不自觉的念起陶渊明、陶渊明来。小年轻在旁边一直听着我们说话,有几次想插话,但稍一沉吟欲言又止,现在听我在念叨陶渊明,似乎听清楚了,有点吃惊的问我:“焦兄弟,你刚才说的是陶渊明吗?”我说:“是,陶渊明,深渊的渊,明白的明。”小年轻释然道:“原来你们也认识陶渊明居士,他现在还健在?”我们几个一听不禁哑然失笑,大块笑着说:“我说小哥啊,我们是都认识陶渊明,但是你问他是否还健在就吓到我了,怎么,你认识他?”小年轻说:“认识,他上一次来这里应该是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事了。”我们一听都吃了一惊,我忙问道:“陶渊明来过这里?小哥你没记错吧?”小年轻指着墓碑说:“上次他就是和曹公一起来的,这碑文就是他写的,可悲可叹啊!”这话一出来,虽然声音平淡,但我耳边仿佛响起了一个炸雷,震得我脑袋嗡嗡声,头发都竖起来了。怎么?这碑是他写的?他是和曹辛一起进来的?我抓了抓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我看到其他人也是一副震惊的样子,我就知道我没有听错。我们惊得半天都反应不过来,陶渊明竟然来过这里,那可是历史上的一个大名人啊。只听那小年轻继续说:“陶潜先生字渊明,又字元亮,你们既然认识,想必你们都知道,他现在还健在吗?”我一听这才反应过来,他娘的,搞了半天,原来陶潜就是陶渊明,这碑文落款就是寻阳郡柴桑人陶潜。原来是自己有眼无珠,就摆在面前都不知道,这怨不得谁啊,都怪自己以前读书不认真,忘了古人还有名、字、号等等行头,就单单记了个陶渊明,差点闹了个笑话,看来回去之后要恶补点古文知识才行。听了他又问了是否健在,惊讶得我舌头有点不听使唤的说:“健……健……健在?他都死了一千多年了。”小年轻像突然反应过来似的一拍脑袋说:“是哦,他来这里的时候是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事了,我差点糊涂了。那你们,是怎么认识他的?”,!我知道他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这事对他来说不好理解,便说:“我们其实也不认识他,我们只是在‘私塾’学过他写的文章,他是着名的诗人、辞赋家,有很多作品流传后世,所以我们都学过他的文章,所以才说‘认识’他,但此‘认识’非彼‘认识’。”小年轻点点头哦了一声,不再说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问题。我猛然间意识到,如果按照小年轻的说法和墓碑上的记载,一千六百多年前,应该是晋朝的时候,陶渊明和他的一个叫曹辛的道士好友,在一次游山玩水的时候无意间进入到羽仙村这个地方,并帮助了村民设下了奇门八卦阵躲煞,为村民击退过为祸一方的蜈蚣、大蛇。曹辛因为和蜈蚣大蛇搏斗的时候负了重伤,最后不治身亡。这碑文上记载的事情与《桃花源记》有相似的地方,特别是进入羽仙村的那一段。难道陶渊明写的桃花源就是这个地方?如果事实是这样的,那我们上学所学的《桃花源记》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出入有点大了,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版本,桃花源描绘的是一个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太平世界,但羽仙村这里似乎也并不太平,不知道哪个更可靠。而文章毕竟偏向艺术的范畴多,而碑文——特别是墓志铭——以纪实为主,再结合我们在这里经历的一切,看来碑文似乎更可靠一点,这里应该才是真正的桃花源。我不禁感叹,如果这里才是真正的桃源的话,那真是让后世人大跌眼镜,要知道后世很多地方为了争夺桃花源这个名头,打了不少笔头仗,嘴仗,甚至私下大打出手的都有,甚至有些地方以哪里才是桃花源的正宗之争来吸引媒体的注意和大众的眼球,作为一种宣传的手段,也难怪,桃花源三个字实在是太值钱了,再经九年义务教育这么一推广,几乎是人人皆知,一旦与旅游业挂钩,旅游景区一开发,那还不是客似云来啊。如果世人知道这羽仙村才是真的桃花源的话,相信那很多人吐血都有份。如果事实上真如碑文所述,那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的时候为什么不提及此事,甚至在他的其他文章也未见任何关于他和曹辛在羽仙村的资料。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大块见众人都不说话,看看我们这边的人,又看看小年轻那边的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突然他冷不丁的冒出一句:“小哥,那后来我老陶家的名人陶渊明先生怎么样了?”我们几个一听,心想是啊,这陶渊明后来怎样了?从历史来看他肯定是从这里出去了,如果他没有出去的话,就没有那么多的名篇传世,特别是我们都熟悉和向往的桃花源,我们后世人也根本不知道会有陶渊明这号人物。那小年轻说这二千多年来能从这里走出去的只有三个人,其他的都死在这里了,那这陶渊明应该算是其中一个了吧,那他又是怎样从这里出去的?这“陶渊明”大家都算是认识吧,最起码知道他曾经来过这里,并且能从这里走出去,这么一个“熟悉”的人物至少能增强大家的信心。小年轻摇摇头说:“陶先生最后确实是从这里出去了,他是从这里出去的三个人之一,但是他是通过什么方法出去的我们并不清楚,听说是曹公临终前跟他说了出去的方法。”我们听了大失所望,本来抓住的救命稻草又断了。小年轻又说:“他临走前我们跟他说了这里的一切不要跟外面的任何人说,我们不想受到太多外界的纷扰,他也答应保证不向外人说起。”我们哦了一声,我想这或许就是陶渊明作品中没有提及过曹辛和羽仙村,包括他后来写《桃花源记》也只是以一个半虚构故事来塑造他理想中的太平世界的原因。那小年轻继续说:“陶先生走的时候从我们村里带走了两个童子,一男一女。”我们更加震惊,原来陶渊明当年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一男一女两个童子。我连忙问道:“你不是说过你们能不能离开这个地方的吗,如果离开了会出现可怕的事情,怎么这两个童子就没事?”小年轻说:“实不相瞒,我们这一村人都中某种诅咒,一辈子只能生活在这里,一旦离开这个地方就会出事……。那两个童子之前被曹公解救过,身上的诅咒已清除得差不多了。”皮猴说:“那你们叫那曹辛替你们全部将诅咒解除了不就行了?”小年轻说:“那是不可能的事,解除一个人的诅咒要消耗一个人很多的真气,会损阳寿的。其实曹公当时也是为了解这两个小孩的诅咒,耗损了太多真气才让他体力不支,才会被那青红二龙所伤。”大块哦了一下又喃喃的说:“我说这陶渊明也真是奇怪,他自己走就走嘛,干嘛要带人家小孩出去。”小年轻说:“那两个童子都是孤儿,其实这个我们族人是商量过才决定让他带出去做书童的。”大块说:“哦,我就说了,这老陶再怎么说也是位高士,不会无缘无故的带人家小孩走的,不然的话不是成了拐卖儿童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我们听了倒也不觉得奇怪,古代的有钱人哪个没有几个仆人、丫头、书童之类的。陶渊明收两个小孩作书童倒也在情理之中。我说:“这倒不奇怪,古代在钱的读书人都有书童伴读。而且老陶不是有个‘送子一力’的故事也挺有名的吗。”大块一听有故事便来了兴致,追着问:“老焦,什么‘送子一力’的故事?你给俺讲讲呗。”我说:“我也是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说的,说老陶去做彭泽县令的时候”不带家眷独自上任,就送了一个劳力给他儿子,跟他儿子说这个劳力也是别人家的儿子,要他儿子好好对待他。”大块听了连连称赞,说还是他老陶家的人有情有义,说这家风传承了千年直接影响了他,才使得他陶大贵也这么有情有义。皮猴在旁边见大块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听着刺耳,忍不住怼他道:“这老陶你以为真是你祖宗啊,还千年家风,羞不羞。你他妈有仆人?你只配给人做仆人。”大块白了他一眼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俗话说咸鱼都有翻身之日,我他日若富贵了,一定找你做仆人,你放心好啦。”皮猴呸了他一声说:“等你到了富贵那天再说吧,还不知道谁给谁当仆人呢。”我见这两个冤家又要杠起来,忙说:“富贵个屁,先做正事。”我转头对小年轻说:“陶先生带走的那两个童子叫什么名字?”:()盗墓:阴阳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