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50160(第1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脑忍不住回忆话?本子的内容,又齐齐再喝茶。

尴尬。

只有曲学博的女儿茫然地吃着点心看?他们。

沉默中,沈青越道:“没想到曲先生竟然是你弟弟,咳,你……你确实写不了那个。”

曲学博:“……”

姜竹:“我们也说说书院的情况吧。”

沈青越:“嗯,好呀,院长说,我补充。”

姜竹:“一个月五两没问题,我们书院现?在的先生也是一个月五两银子,我们村还?有一间旧房子,不过得修,你们想在镇上租房子也行,山阳镇走到我们村走路用不了一个时辰。你家和你弟弟家的小孩也可以?到书院来念书,男孩女孩都可以?,不收束脩,我们还?有个编竹帘的作坊,如果?不合适,你家女眷可以?在镇上找些绣活,来县城也行,我家有车,我们不用时可以?借给你用。”

沈青越:“在书院当先生,村里会愿意接受你落籍,不过若你们想落到县城内,就得再攒攒银子想办法,村里那个房子挺破的,夏天还?好,冬天得下功夫修才?能住人,如果?你们不介意条件差点儿也不是不能住……”

就从曲学甫写的那些话?本子推断,他们家从前应该挺有钱的。

吃喝用度,没见过应该都写不出?来。

沈青越:“我建议你们先到镇上租个宅子住上,等确定要?不要?在村里定居,再考虑修房子或者?盖房子。”

曲学博点头,“如此甚好,甚好。”

姜竹:“村里有菜地,你们想自?己种或者?在村里买都行,应该比在县城便宜些。”

沈青越:“嗯,村里猎户也多,入了秋买肉也方便,平时隔壁村也有屠户,从镇上到我们村路上会经过,你们要?是没什么粮食,在村里买也比在县城便宜,柴也便宜,我们开荒的柴可以?送你们一些,之后你们也可以?自?己上山砍柴。”

曲学博听?得更加心动了。

吃用都便宜,镇上或者?村里租房子肯定也比县城便宜。

这样他每个月能赚五两,加上他弟弟写话?本子赚的,攒一阵子,兴许就能买得起?宅子安家落户了。

曲学博也没再多犹豫,先送孩子回家,和家里说了一声,再和他们一起?去衙门问问他去姜家村当先生,户籍的事该怎么处理。

第155章书院

教书是?可以把户籍暂时落到书院的,只要书院愿意接收担保就行。

但?冷不丁的多出个书院,把县衙的文吏都搞蒙了。

文教是?大事,他们县什么时候突然多了个书院?他们怎么一点儿消息都不知道?

要不是?姜树领人来?的,开书院的还是?他兄弟,文吏都想骂人了。

曲学博也懵,好家伙这书院县衙都不知道吗?

姜树也讪讪的。

他来?的时间短,很多东西?还没学明白,县衙又好多年都没有新办什么书院了,他哪懂这些?

不过本来?嘛,自己村里弄间屋子教村里的小孩识几?个字,都算不上书院,顶多算个小私塾,这种?一般也是?不用上报的,没人管。

县城各村镇也有读书人为了补贴家用临时办个蒙班,边教课边科考,考上了就解散了。

这种?私塾事还少,上课就行了,不用参加县里各个书院每年祭祀、礼仪、文教等等活动?。

但?是?现在又要招先生,还是?难民,还涉及落籍事宜……

嗯……

就有些麻烦。

同?僚的文吏挖苦了姜树几?句,倒也把他当自己人,给他们讲明白区别,问?他们想报上来?弄成正式的书院,还是?就按私塾来?。

户籍的事也好办,曲学博他们再在县里多住一阵子,今年的税收和集册登记又要开始了,办好了他们再去姜家村教书就行。

沈青越:“办成书院麻烦吗?”

他们的目标可不是?私塾,是?真想花上十年八年的建成一座能流传后用的书院的。

五百多两银子都砸进去了,就是?个私塾像话吗?

“说麻烦吧,也不算麻烦。”文吏给他介绍一番要怎么办。

大概流程就是?他们先来?衙门报备,提供书院的地址、规模、书院属于谁、书院山长,也就是?院长是?谁、监院、讲书堂录等等人员,要教授的内容、书院的规模等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