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9章 运河方案(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419章运河方案

次日清晨,数百骑兵分成五十组,每人骑双马赶往江南各地,一是通知各郡官府立刻向总管报库存钱粮和官府资产情况。

其次是在各县贴补布告,在江南道考试招募总管府文吏一百二十人,给住房,每月保底俸禄五贯钱,如果表现优秀,还有希望升职为官。

一石激起千层浪,江南有些世家不屑一顾,但也有不少世家悄悄派子弟赶往江都考试。

有的事情不能明说,虽然总管府只是招收文吏,但很多事情大家都懂,就像京城的房价很贵,因为靠权力近,有钱的豪门大族都要去京城买房。

省城的房价贵也是一回事,各县大户人家都要去省城买房,靠近权力中心。

从古至今,什么东西最值钱,权力最值钱!

上午,江都郡刺史元敏和长史武甘前来正式拜见总管府,这也是总管府成立后,第一次和地方官府的正式协商。

尤其是江都郡,对总管府非常重要,总管府的很多用地都有求于江都郡,不!需要江都郡配合。

议事堂内,几人寒暄几句,便进入了正题,高颎几十年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在朝廷中有巨大的威严,这几年遭到两任皇帝的连续贬黜,高颎变得很低调隐忍,但在晋王萧夏的全力支持下,高颎渐渐又露出了宰相的气势。

事实上,他在江南道就是宰相,萧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替他控制江南道官场,刘文静、张云秋都不行,只有高颎才能压制住所有地方官。

“晋王有几件大事需要各地官府配合,先是清产核资,这是晋王的专用语,你们可能不太懂,就是清点钱粮,核查官府控制的土地、房屋等财产,上至王朝、下至家庭,盘点家底都很重要。

也包括你们自己,相信你们一上任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有多钱粮,一回事,总管府也要了解自己的家底,元使君和武长史应该有现成的资料吧!什么时候能提交给我?”

元敏和武甘低声商量两句,元敏道:“我们确实有现成的数据,但需要我们回去再核实一下,三天之内提交给高公。”

“感谢江都郡配合!然后,总管府下同时也是都转运使司,和从前一样,各郡需要把钱粮集中到转运使司仓库,再由都转运使司运到朝廷,我昨天去长江边看了一下转运仓库,数量倒是很庞大,但问题来了,总管府也需要自己的仓库,这是地方仓库,包括拨付给各郡的开支以及总管府的开支,这样,我还需要码头和仓库,江都郡有没有什么办法?”

元敏点点头,“长江边有七座码头,一号和二号码头属于朝廷和官府,高公昨天去看的码头应该是一号码头,朝廷的码头,然后旁边的三号码头其实是前太子的码头,现在已经被朝廷没收,处于一种封存状态,总管府可以拿走。”

旁边刘文静道:“三号码头不是独孤家的码头吗?”

元敏笑了笑道:“四号码头才是独孤家的,三号码头是独孤家族代前太子持有,前太子登基后,就把三号码头更名给了长子杨俨,杨勇倒了,码头和仓库便被官府没收,一直处于封存状态,完全可以交给总管府。”

刘文静和高颎对望一眼,眼中都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他们当然是知道三号码头是杨勇的资产,也知道目前被封存,他们就是想利用今天的机会把它要过来。

高颎又道:“一旦朝廷钱粮数额确定后,就需要把它转移到总管府的仓库内。”

武甘点点头,“完全可以!”

高颎又道:“然后就是关于疏浚运河之事了,山阳渎之前只是简单疏浚,按照朝廷的要求,需要和通济渠一致,也就是还要再拓宽三丈,挖深五尺,这段运河由江都郡、庐江郡、历阳郡、同安郡、钟离郡和淮南郡等六郡负责,需要征民夫十五万人,工期五个月。按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六个郡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各自承担的部分,比如说江都分配的额度是五万人,江都只能出三万人,那么江都郡就要每月再拿出两万贯钱、两万石粮食和两万匹布,一直延续五个月,其他郡也是一样,民夫不足,就用钱粮布匹来不足,然后我们用这笔钱财去招募民夫。”

元敏眨眨眼问道:“如果我们出了五万人,这五万人的吃住怎么解决?”

武甘也眉头一皱道:“如果我们人数不足,要补差额的话,江都府也拿不出每月那么多钱啊!”

刘文静笑道:“你们二人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我来回答,我知道江都郡人口有二十万户,四户抽一丁,其他三户负担这一丁的粮食,一天三斤算,一个月六斗,其他三户每个月负担两斗米,被抽中的丁,可以免五年劳役,其他三户负担了粮食,可以免一年的劳役,这笔帐他们都会算的。

至于人数不足,补差额的钱粮布匹,除了民夫家外,其他所有人家均摊,这就亏大了,我相信没有哪个郡愿意补差额,除非是某些官员想利用这个机会狠狠贪一笔。”

元敏和武甘商量片刻,感觉这个方案能接受,元敏又问道:“江都郡真是负担五万人,还是仅仅举例?”

高颎淡淡道:“我们从朝廷手中拿到了江南道各郡前年的户籍清册,如果没有变化,江都郡就是五万民夫的名额。”

“什么时候开始?”元敏又问道。

“等通知,估计下个月就开始!”

就在高颎等三人接见元敏和武甘的同一时刻,萧夏也来到了阔别已久的萧府,家主萧琮带着族人亲自在门口迎接萧夏的到来。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现在的萧家已是江都第一大族,过了刘家和陈家,萧琮被封为梁国公,而且萧琮很快要进京接替苏威,出任相国。

苏威出任两湖道观察使,不再担心相国。

而刑部尚书萧瑀也出任剑南道观察使,由裴蕴接任刑部尚书。

萧夏的马车缓缓停下,萧夏从马车内下来,萧琮和萧瑰快步上前,跪下道:“参见晋王殿下!”后面的萧家子弟纷纷跪下。

望着头花白的萧琮,萧夏想起了当初萧琮照顾自己的一幕幕情形,他鼻子有点酸,连忙扶起萧琮,“我永远也是萧家子弟,家主不要这样,四叔,你也赶紧起来。”

扶起了萧琮和萧瑰,萧夏又向众人摆手笑道:“小七郎回家了,大家都起来吧!”

众人一片欢呼,萧琮听见萧夏自称小七郎,眼睛都红了,哽咽道:“好!好!小七郎,我们回家。”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