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闻修之进纪府(第1页)
除杨世英之外的八人,其左腕处,都被割了一道不长不短的深深伤痕。细看下去更令人惊恐:他们所有人,左手五指指尖处,各开了一道细细的口子。。。。。。
有人腕处伤痕较深,血还没完全止住,正淅淅沥沥地往下滴血。一夜之间,他们斋舍的八人,同时多了一样的伤口,触目惊心,又诡异之至。。。。。。
………………
太学近日忙乱纷纷,鸡犬不宁。汴京城照旧繁华安宁。
一驾轻快的马车自保康门入马道街。帘幕被轻轻挑开,一名俊秀公子向外张望。微风挟着香氛自马车中翻出,卷起阵阵甜香。
俊秀公子放下帘幕,转头看向车内同乘的少年:“修之,快到了!”
闻竹目光追随着车顶处悬着的精致镂花银香熏球。车马摇晃,香球也摇摆不定,不论球壳如何滚转,球内的香灰也不会倾翻。
唐人元稹有《香球》一诗:
“顺俗唯团转,居中莫动摇。爱君心不恻,犹讶火长烧。”
这种小香球在汴京并不少见。可马车中这枚雕工精致,轻盈非凡。上嵌着几颗流光溢彩的波斯宝石,实乃精品。而这样的小香球,车内前后各悬有一枚。香氛从头顶倾泻而下,似乎从头到脚为她蒙上一层轻纱,遮去她所有情绪和思绪。
闻竹捧着一方沉甸甸的木盒,内中是一只已修复好的,成色上佳的翡翠镯子。
无心思考前些日太学纷乱。片刻之后,她即将拜访一名老人,她同窗的亲祖父,曾经的中枢重臣,实打实的贵人。
太学到纪家的路不远。纪宣念及闻竹前几日的踝伤,执意从家里叫了马车。
闻竹心中一直疑云未解。
纪相为何见她?
以他的权势,汴京什么样的能工巧匠找不到,何以让她一个半吊子上手。闻竹不过一微寒学子,身无功名,毫无背景。纵使她近来费尽心力,精雕细琢,在文章上得了些赞誉,但也仅在太学之内。
通过纪宣的口知晓,老相爷指名要见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子。
肩头被轻拍一下,纪宣柔和地唤着她:“修之,在想什么?”他爽朗一笑,“不用担心,翁翁总喜欢见年轻人,对我们小辈向来和善的。”
“早闻相爷盛名,在我心中实是近世文臣之表,即将得见,竟。。。。。。觉得如梦似幻,”闻竹嘴角微微挑起,眼中依旧平静,“殊成,不知道老太爷平日喜好,若心中有数,也免得我一会呆若木鸡。”
“翁翁的喜好……”纪宣撑着下巴,寻思良久,“品茶,字画,金石玉器,古籍。若说最爱的那个。。。。。。连我也不知道。”纪宣双手叉在一起,尴尬笑笑。
闻竹微微敛眸,这几件事是国朝士人共通的喜好。如纪相这般身居要职几十年的官员,为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不会轻易向外表露喜好。
闻竹沉下头,端详那方木盒。
管你是什么相爷,有什么目的,什么七巧玲珑心,五行阴阳眼。若有助益,无论谁的东风,她也要借一借。
“相爷火眼金睛,只愿某雕虫小技,莫能辱没了这只玉镯。”
“吁——”
车夫扯了缰绳,马车稳稳停在纪家宅邸门前。车夫取下马凳,没等纪宣二人下马,就有小厮迎过来,在车旁恭谨侍立。
纪宣也不用他们搀扶,纵身一跃,跳下马车。伸手去扶脚伤未愈的她。
闻竹掀帘,方从车内探出身子,被车下少年炽热的笑意闪花了眼。握紧手中的木盒,冰冷的触感提醒着自己,她是来做什么的。
她虚扶纪宣的胳臂,谨慎地走下车凳。
这里是纪家家宅正门。阶上一扇朱红色大门,刚刷了混着金箔的新漆,整扇门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气派无比。大门两侧的围墙沿着马道街蔓延开来,几乎占了半个街面。
她曾打听过,纪家宅邸乃是太祖皇帝所赐,以彰表纪氏先祖从龙之功。其后,纪家虽浮浮沉沉,终究屹立不倒。先帝时期,官家念纪相为宦两朝,劳苦功高,特自宫中派遣内使,主持修葺纪家老宅。整修之后,规模装潢俱远胜从前。
门子小厮已小跑着进去通传。
她随着纪宣上阶,跨过门槛,进了纪家。一名短须面善的老仆迎上前来问好,引着二人前行。
几人前行,入了仪门,便是一处开阔之地。中间凭空挖出一小处水池,一座高大奇伟的太湖石立于其中。此石嵌空瘦挺,孤高磊落,孔洞自然,洞中有洞,鬼斧神工,乃是太湖石中的精品。
闻竹压下眼中的惊艳,在心中默默计算着,大石自苏浙一带运来,要耗掉多少人力财力?
此间两侧各有一精致古朴的小院,想来是纪家男子的外间书斋。
闻竹出身微寒,之前去卫家拜访,虽败落了些,也曾是个中等人家,家宅依旧存着往日的阔气,在闻竹眼中已属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