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吃饭的时候,有人问她做调查的目的林晓也没瞒着,直接说想卖书。张小美反正就是无条件支持林晓,她把后者一顿夸,还说隔壁寝室就有勤工俭学卖东西的,不过卖的是洗发水护发素。“咱们林晓这个好,提高大家的精神追求。”其他人也没有反对的。林晓挺开心。毕竟买书啥的难免占用寝室的地方,再说还可能经常有其他寝室的姑娘出入303,毕竟要过来挑嘛。这两种情况都会或多或少地打扰到寝室内其他人的生活,可她们没有任何人说个不字。林晓想着,以后如果生意还行的话,就让寝室人跟她一起干。大家知根知底,也可以避免沟通误会。不过这只是以后的设想,现在没有必要提前提。晚上饭点儿,她们换了一个食堂。就这样,每天中午和晚上,303寝室分别去不同的食堂,接连几天下来,b大的几个食堂都让她们转完了,调查问卷也全部填完。林晓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把数据整理出来。最后,她得出了结论。b大的学生最爱读的是学术类书籍。但林晓不打算卖,毕竟图书馆有大量的专业书籍,基本可以满足学生们的研读需求。而且这些书很贵,对于普通学生来讲,还不如从图书馆借来的划算。那第二类受欢迎的是社科类。这一类书籍倒是可以进一些。不过,林晓打算长期进那些经典的书籍。至于那些突然畅销的书籍,进货就得谨慎了。毕竟那些不是常青树,说不定要砸手里。第三类,文学类。她打算和上一种一样,主要进经典的书籍比如四大名著和国外经典的小说。而其中更偏娱乐性的小说,她不打算买新书,最好的办法是旧书往外租。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比较牵扯精力,因为每天都有人借住书和还书。这样的话,她恐怕都没有时间学习了。林晓立刻做了个决定:租书这一块暂时先不做了。挣钱很重要,可是学习更重要。她这辈子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不能捡了芝麻丢西瓜。有了这些数据,还差点意思,第二天中午林晓去了一趟京城最大的图书大厦。这个地方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以前是个特别小的书店,现在已经有了3层楼的规模。里头的人可是不少,跟菜市场似的,唯一区别是没有那么嘈杂。所以其实大家还是很容易很喜欢看书的图书,市场潜力巨大。林晓越发有信心。她直接到柜台上问服务员,“小姐姐,我想要一份最近的畅销书单,能给我吗?”服务员是的二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她被“小姐姐”这个称呼吸引,对林晓态度也不错。“你这个小姑娘,要这个做什么呀?”林晓当然不能说自己想卖书,这不是明摆着过来砸场子的吗?她说,“小姐姐,我是b大的学生。我们学院要给给学生们提供一批书籍,让我过来做一个调查,回去后我们拿着这个书单选一选,选出大家最喜欢的前20本,我们会过来进货的。”这是生意来了。服务员听着就挺高兴,虽然说图书大厦的人流量很大,书也不愁卖,但是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呢?她拿出了一个记录本,翻了几页递给林晓,“这是一个月内的销售清单,都在这里了,可你怎么记录呀?”林晓看着密密麻麻一行一行的字就觉得头皮发麻,她现在无比想念智能手机。如果有智能手机的话,这还用得着记录?直接拍下来就行了。但现在智能手机还没上市呢,林晓只能用笨办法。得亏她早有准备,来的时候带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一支笔。她翻着这几个记录本,一边翻一边做记录,写写画画画一个多小时,才记好一个书单。这个书单里头总共有20本书,是书店里买的最好的。当然了里面没有学术类书籍,林晓直接就没有记录这一类书的数据。林晓把记录本还给服务员,笑得单纯无害,“小姐姐,我们定下来就找你买书。”小姐姐这个称呼可比姐姐好听多了,透着一股青春活力的味儿。服务员也笑,“行,那我就等你过来买书了,到时候给你打个折。”林晓坐公交回但学校,把学校的数据和图书大厦的书单做了对比,最后定下来10本书。半点没有耽搁地到电话给书店老板打了个电话,把这份书单给对方念了一遍。末了,她提醒道,“每一种近两三本就行,我先卖卖试试看。”老板其实对林晓十分有信心,但听她这么说,也就同意了。毕竟一开始嘛,谨慎总是没错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