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第1页)
第091章第91章
乡间小道两侧栽种树木,午后绿荫下行车,少?了几分暑气。拨开车帘,外面?的?风吹进来,稍稍带有一丝凉意。
颠簸马车中,盛久目光越过路边树木望向远处田地发呆。
随从轻唤一声,倒了盏凉茶递上前,“公子在?想那位俞公子的?话??”
盛久接过茶盏未言。
随从轻笑道:“公子真信他的?话??满朝大臣都束手无策之事,他一个无官无职的?举子,还是个没长成的?少?年,他能?知道什么?不过是年少?轻狂说几句狂话?罢了。最后还不是什么也没说,一句话?搪塞过去了。”
盛久思?忖几息,手指轻轻点着茶盏,道:“有些事只有年少?之人才敢说敢做,初生牛犊不怕虎。满朝大臣中也许亦有人有良策,然他们顾虑重重,最后良策埋在?心中,甚至带进棺材。”
随从闻言情绪也随之变得低落,“公子如此说,那俞公子也有顾虑。”最后那一句还想多活几年,亦是表明?态度,不会?将其想法透露。“况且,他即便指出弊端,若无良策亦是无用之谈。”
盛久微微蹙眉,又轻叹一声,将茶盏原封不动递回-
行在?前面?的?马车,历事三人组也在?说着此事,闻雷追问俞慎思?有发现赋税上最大的?弊端是什么,是不是已有良策。
这一路上的?见闻,他们相互交流想法,此事还没听俞慎思?提过。
俞慎思?隔着衣衫捏着胸口的?挂件,提醒自己三思?。
当年进京,他一时冲动对高明?进说赋税之事。那时候他对这个时代还不够了解,认知也浅,还抱着单纯的?想法。当时俞慎言和高明?进皆斥责他,现在?想来他们是对的?。
自古触动上层阶级利益的?人,能?有几个落得好下场?连皇帝都不例外,何况是他这样一个小小举子,能?被?碾成齑粉。
若是没得好下场事能?成,倒还死?得其所?,可往往人死?事消。
他笑着对同窗搪塞道:“我只是见百姓赋税繁重,特别是老伯这种佃农,一季收成到自己手中不过二三成,温饱难以维持,所?以发了几句牢骚。希望朝廷能?够减轻百姓赋税,抑制权贵地主?继续兼并田地。”
闻雷闻言失望地嘿一声,拍了把俞慎思?,“我以为你有什么良策呢,想听听你的?高见,让我白高兴一场。”
俞慎思?嬉笑两声,“我的?错。我不是也瞧着后面?那几人太自以为是,想拿话?唬一唬他们嘛。”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对那几人的?这个评价闻雷和夏寸守一致同意。
夏寸守道:“瞧着就是出身高门?权贵之家,没见过穷苦百姓真正日?子,所?以行事才那么想当然。”
他被?随从的?话?气得厉害,这会?儿?还没有消气。
俞慎思?劝道:“他们能?说那番话?,可见即便出身富贵,却也心系百姓。想必家中长辈亦是在?朝为官,还是清正廉明?的?好官。”
这一点夏寸守倒是认可的?,否则对方骂不出那番话?来。
俞慎思?又道:“他们虽然心系百姓,然出身决定了他们最终不会?真的?和百姓站在?一起。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带着怜悯姿态来看天下百姓。触到利益之时,或许就将天下百姓抛之脑后。
像你我这般出身寒微,才真正懂得百姓之艰苦,能?真正站在?天下百姓这一边。”俞慎思?自嘲苦笑道,“也许这就是我们这种人努力读书,立志为官的?原因。”
来自贫寒的?人,才能?懂得百姓所?想所?愿。
夏寸守沉默须臾,搭上俞慎思?肩头,感慨道:“俞弟所?言甚是,如果连我们这种人都不为天下百姓谋福祉,难道指望那些皇亲国戚,权贵世家?”
俞慎思?默契地拍了拍夏寸守-
一行人到驿站天色已晚。在?堂中用饭时,听到院中喧哗,原来是赴安州城参加秋闱的?生员,坐在?院中花架下纳凉,讨论文章。
从各自的?文章,讨论到上一科举子的?文章,难免要提到上一科解元,对其文章大赞特赞。
亲耳听到别人背后这么称颂,俞慎思?心里有一丝暗喜。
几名?生员又聊到《科举学报》,不仅对其上文章夸赞,亦赞此学报让他们读到了不少?好文章。
“选的?文章篇篇锦绣,且许多都是针对当下问题,对一些消息闭塞的?读书人来说,读此学报上不仅能?读到好文章,还能?知不少?新闻。比如本月这期,提到朱薯,若非学报,谁知朱薯是何物?闻所?未闻!”
其他几人附和,纷纷表示到了安州一定要去见见这个稀奇的?物种是什么模样,尝尝什么味道。
随后针对朱薯展开讨论,自然要提进献朱薯之人和试种之人-
堂内,坐在?旁边一桌的盛久朝俞慎思望一眼,询问驿卒是
否有本月学报,讨要一份。
驿站秋闱春闱前往来学子众多,学报都有学报上不仅有朱薯来历和种植介绍,亦有如今丰收的?情况,更有朱薯图。
信息中赫然有“俞慎思?”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