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5章 公号追星明明是为了科技启蒙的萌芽(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位航天部门的二把手,优秀的科学家都对此认可。

“他不仅仅博学,而且还有着对星辰大海的热爱,这份热爱就是我最欣赏的。很多知识点甚至是寓教于乐,有打桌球那一段,他就科普了科学的连续性和可复制性。”

“这三体电视剧的编剧一定是一位博学的大学究呀。”

潘东海就没忍住。

用民间的话来说。

这三体的编剧兼导演,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就在社会上厮混了,这一点其实就连潘东海也觉得不可思。

甚至佩服。

娱乐圈里很多人,没读到书的都拿自己没条件为借口。

但只有李云。

是真的相信是没条件。

但也同时惊叹于他的才能,这爆炸性的才华和知识量。

才弄出的这一部作品来。

“所以你想来干嘛呢?”朱勇胜此时就调侃他“不会是来跟我讨论剧情的吧。”

“没有我想借一下我们航天部门的视频号。”

“我想做一个关于三体的解析视频。”

“公号追星,你的胆子够大的呀!”

虽然航天部在b站的视频公众号,满打满算也就几万粉丝,好歹也是公号来着,算是公器。

公器私用可不是被允许的事情。

谁知道此时此刻,潘东海却理直气壮的说道。

“我这哪里是公器追星,我这是为我们科幻航天的事业添砖加瓦来着。”

潘东海此时,眼神里就十分的冷静。

“我还记得我当年是为什么要加入航天事业的,是因为一部叫做《波斯光年》的电影。”

“当时我是真的因为这部电影,才去向往那茫茫宇宙的。”

此时潘东海就说着。

在他的思绪之间,回忆着当年迪士尼给他带来的启蒙。

艺术。

可以作为萌芽。

作为展的萌芽。

在人们的心中生根芽。

在细微之处。成长。

也许一部科幻作品,可以作为事物展萌芽的引导。

朱勇胜此时就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仔细想想。

这件事也未尝不可。

不过这件事情严格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公号私用了,需要谨慎又谨慎的去对待。

当然潘东海有一个点说的是让人认可。

那就是少年人。

他们要做出一个选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