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63章 料敌从宽第一更求订阅(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763章料敌从宽(第一更,求订阅)

防务大楼,

虽然从名声上远不像五角大楼那样声名远播,但是却也是举世闻名。

毕竟,这里是sea国防的心脏,它曾用数次令人眼花缭乱的攻势,让世界见识了什么是现代化战争。

但也就是如此,因为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得出了一个结论——sea的战争方式,并不适合大规模战争。

大规模战争依然是传统的。

当然,他们也需要考虑到精确制导武器的作用,战斧导弹可以帮助轰炸机实施远程突破,可以攻击敌人的油库、交通枢纽。

那怕就是激光制导炸弹,也能在战争中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美军对北越“龙之颚”大桥的攻击,对其起了过3架次的空袭,损失了多架飞机,却始终未能摧毁这座坚固的大桥。

但是去年,靠着从sea进口的3磅激光制导炸弹,轻易摧毁了这座大桥,导致北越对南方游击战的援助力度锐减。

随后激光制导炸弹被大量用于战场,凭借其卓越的命中精度,能够在更接近平民生活区的范围内进行轰炸。甚至就连同美版的战斧也出现在战场上。

这或许就是sea给世界带来的改变。

而所有的一切变化,都源自于防务大楼。

防务大楼中有很多部门,其中二楼的敌情分析处,虽然是一间狭小而紧凑的办公室,但却是是极其神秘的。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里的几名参谋军官在干什么。

他们总是在不停的制定着各种计划,比如上一次对雅加达的攻击,最初的方案就源自于敌情分析处。

墙上挂满了大幅地图,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作战计划书。四名来自不同军种的参谋军官正围站在地图前,神情凝重。房间里的气氛有些压抑,只有墙上时钟的秒针在滴答作响,仿佛在提醒他们时间的紧迫。

程义章站在地图前,手中握着一支红色记号笔,眉头紧锁。他身上的海军制服表明他的身份,他在地图上画出了几条蜿蜒的航线,从印度洋一路延伸到地中海。他的动作有些急促,笔尖在地图上划出深深的痕迹,仿佛在宣泄内心的焦虑。

“太难了,”

他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从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到利比亚,舰队不仅要从好望角绕道,还要再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才能抵达利比亚。上万海里的劳师远征,而且沿途没有任何补给。”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仅仅只是后勤,就是一场噩梦。”

此时他的心情沉重,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舰队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场景——燃料的消耗、食物的短缺、船员的疲惫,虽然不会遭遇到敌方袭击,但是这样的远征不仅风险巨大,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穿着陆战队制服的张焕之站在一旁,双手抱胸,目光紧紧盯着地图上的航线。他的表情严肃,眉头深锁,显然对程义章的分析深有同感。他点了点头,声音低沉而有力:

“是的,这样的劳师远征,风险太大。日俄战争时,第二太平洋舰队就是这样完蛋的。”

他说到这里,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历史书上的那些画面——庞大的舰队在长途跋涉后,最终在对马海峡被彻底击溃。他的心情有些沉重,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他知道,历史往往会重演,而他们绝不能重蹈覆辙。

“沿途我们可以使用南非的海军基地!”

想了想,他又问道道:

“还有鲸湾,南非不是把鲸湾租借给我们了吗?义章,补给点可以设在这里吗?”

程义章摇头说道:

“鲸湾港的港口条件非常落后,现在正在进行扩建,不过部队可以在那里进行休整,”

“可即便是这样,距离利比亚,仍然很远,离开鲸湾之后,沿途就再没有其它的港口可以停驻了。”

来自陆军方捷英坐在桌旁,手里拿着一支铅笔,轻轻敲打着桌面。他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扫视,仿佛在寻找某种可能性。然而,他的表情越来越凝重,最终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如果完好的后勤,没有强有利空中掩护,那怕我们游到利比亚,又怎么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