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1页)
再说了,她自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家里有别的孩子再经历一遍苦楚。想到这里,林晓说:“二姑,我好久去县城了,今天你带着我回去吧?”二姑家里有四间正房,足够住了。奶奶虽然心疼闺女,但是大孙女儿才是心尖尖的人,再说了下午闺女哭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所以老人家直觉闺女两口子根本没有什么大矛盾,不至于到分居的地步。于是奶奶跟着劝二姑回去,让她带着林晓到县城转一转。“晓晓小时候最爱去县里赶集了。”那会儿县城里可没有现在这么多商店,大家想买东西的话只能等赶集。林晓最爱集上的大糖饼,热乎乎的饼里头包着红糖,咬一口又烫又甜。二姑听老娘这么说,也不好再赖着了,便骑着自行车带着林晓回到了县城。林晓在副食品商店买了些饼干啥的,又在街上小吃摊买了大糖饼,还割了半斤卤驴肉,然后跟着二姑回了家。二姑的儿子王涛已经在家里了,小男孩今年上三年级。看到林晓就喊姐姐。林晓长得好看,王涛小孩子心性喜欢漂亮的人和事,以前过年过节的见到,他就老爱追着林晓跑。今天也是一样,见到了姐姐,妈妈都得靠边站。二姑晚上一般都是凑合一口,今天林晓来了,她也不好凑合了。便买菜做饭。炖了排骨土豆,还拌了个韭菜豆腐干,就着米饭特别香。再加上林晓买的卤驴肉,这一餐在平常家庭里可以说是非常丰盛了。林晓吃饭之前找个盘子拨出菜和米饭放到一边,二姑不解询问,林晓说是给姑父留的。二姑嗤之以鼻,“给那个木头留着干啥,简直浪费。”林晓当时没说什么,等到王涛去另外的屋子写作业的时候,她把二姑拉到一边,语重心长地劝了半天。也不知道二姑是听进去没有,反正九点多姑父下课回家的时候,她倒是主动给热了排骨米饭。只是端给姑父的时候脸上的神色还有些僵硬,“要不是我侄女说了又说,我才不给你留呢。”这话说的,就连在一旁的林晓听着都噎得慌。也不知道二姑父是习惯了还是怎么的,他没有生气,反而嘿嘿地笑了两声,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学校食堂的饭不好吃,他每天晚饭的时候也就是垫吧点。基本上每天下晚自习回来都会有点饿,但老婆不给留饭,他也不敢说啥。今天可是意外之喜,姑父非常满足了。林晓在一旁看得唏嘘不已。二姑这会儿还不懂得珍惜姑父这种老实男人,后来她倒是后悔了,可惜已经晚了。前世两人离婚后,姑父等了她三年,后来看复婚无望,便找了个朴素的女人再婚。两人生了个闺女,小日子虽然不富裕,但是也有自己的幸福。而二姑呢,被那个不着调的男人抛弃,后半辈子一直孤苦伶仃。林晓既然知道事情的走向,就不能放任不管。看二姑现在的情形应该和那个男人没有太深的纠葛,抽身来得及。林晓拉着二姑劝了半夜,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了个遍,后来实在困得不行了,两人各自睡去。不过即便熬夜,林晓也是早早起来,毕竟她住在二姑家,不好睡懒觉的。二姑倒是也破天荒地起来了,给姑父做早饭。姑父笑嘻嘻的一脸幸福地给妻子打下手。王涛似乎也感觉到了家里气氛的转变,红扑扑的小脸上都是笑。还主动给林晓背诵古诗。吃了早饭,姑父带着孩子出门,二姑在家里收拾。林晓看着二姑说:“您这一直没个活计也不是办法,要不找个啥小生意做一做?”她印象中二姑是个泼辣活泛的人,这种性格挺适合做生意的。二姑也有些意动,可转念一想自己根本没有本钱,只能颓然感叹。“都怪你姑父没本事,当个老师挣点死工资,没啥出息。”林晓:“你不要老是说人家。从过日子的角度讲,姑父是个好男人。”现在虽然挣得不多,但最起码旱涝保收啊。再过几年,国家回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到时候钱肯定会更加趁手的。但二姑初中毕业,一直没有工作,也不能就这么呆着靠男人养着。林晓想了想,说道:“二姑,你打听打听,到县城里集上走一走,看看啥本钱小又挣钱的。”能挣点是点,总好过坐吃山空。林晓心里想着若是小生意靠谱,她也能投资,但是这话她不好提前说。怕二姑有了依赖心理。二姑答应琢磨琢磨。林晓看看该说的事情也差不多说完了,就说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