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可不能厚此薄彼(第1页)
“凌云奖这两年的改革力度是真的挺大的,显然是一群想要做事的人在运营这个奖项。这几年,电影奖只要是入围的影片,都会在影院重映,按照过去这三四年的情况,基本上在这个窗口期,所有入围影片重映的票房加起来也能有好几亿。”
陈梓妍提起凌云奖这几年的表现,还是挺感慨、认同的。
在国内电影三大奖中,6严河参与最多的其实也是凌云奖。
“他们真的很敏锐,看到了剧集市场的变化。”陈梓妍说,“其实,大家都说国内电影这些年的变化很大,但说起来,是市场在变大,观众在变多,有钱了,大家愿意走进电影院看电影了。要真说从题材、拍摄手法、质量等内容上的变化,我个人认为剧集的变化是远远大于电影的。某种程度上而言,剧集是在走上坡路,而电影,除了制作工艺,其他方面感觉都在走下坡路。”
6严河跟陈梓妍其实是有同感的。
“但是,传统的电视剧三大奖,它们是没有跟上这个形势的变化的,我不是说,它们评奖的结果不对,但奖项的归属和结果呢,有的时候反应的就是一种整个行业的趋势。”
陈梓妍接着又说:“你看三大奖的评奖结果,我其实挺悲观地觉得,它们每一年的结果还被聚焦在是否有黑幕,而不是这个结果反映的是否是这个行业最值得表彰的结果。”
6严河一愣。
“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老友记》,国内这几年最火的电视剧,稳居Top1的位置,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吧?”陈梓妍说,“不是说这部剧是你做的,我才这么说,而是这样一部对行业这么有影响力、在市场反响又这么大的剧,从第一季开始,到现在都开始做第五季了,它始终没有在三大奖上有任何的体现。”
6严河犹豫了一下。
“但是……情景喜剧一直是不受主流奖项待见的。”
“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陈梓妍说,“第一,主流奖项,是谁的主流?是政府部门的主流,是行业的主流,还是艺术价值的主流?主流的定义都有不同的范围。第二,评奖要的是公平,但不意味着每一年评奖遵循的都是同一把尺子,总有人误以为所谓的公平,就是这个标准是一成不变的才对,这个行业在不断变化啊,市场也在不断变化啊。”
“有的时候,一个奖,概念先行,嗯,他们觉得这几年都是老演员获奖,得推一推年轻演员里,但是,偏偏推年轻演员的这一批,没有哪个年轻演员的表现是服众的,结果就是招致一片骂声,你说他们是故意不公平吗?也不是,但就是太自以为是,用自己的概念去试图操控大众和市场的喜好。”
陈梓妍对6严河说,“当初《荣耀之路》,你拿影帝那一年,幸好你是在最后颁的银河奖拿的影帝,否则,一样会有争议,大家心中觉得应该拿奖的男演员,他们都已经在凌云奖和飞鸿奖拿过了,你再拿,别人对你的质疑就少多了。毕竟你那一年是大年,竞争者太强了。”
6严河点头。
确实如此。
“这就是人心所归的问题。”陈梓妍说,“在最佳男演员评比的大年,你看,其实跟你一起演《荣耀之路》的商永周,最后没有拿奖,是他的表现就比你们那一年三个拿了奖的男演员差吗?肯定不是,对吧?甚至一开始他都是最热门的提名者,他演得真的好。那在出现了其他值得拿奖的男演员的时候,大家其实都挺默契,这个时候,已经不再那么需要这座奖杯的商永周,就暂时先不给了。”
“事实证明,你看,《荣耀之路》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后续就远远不及《胭脂扣》,拿了凌云奖影帝的周宇宁,靠的也是《九阴》这部近八年来影响力最大的武侠题材电影。”陈梓妍说,“就你们那一届,最佳男主角的几个选择,引起的讨论巨大,但在喧嚣过后,大家都认为是给对了,给得实至名归。”
“那你再看最近这两年的表演奖项归属,那些获奖者的电影,有几个是真正会进入华语影史经典的,又有多少人真的看过那些电影?”陈梓妍撇撇嘴,“一味地追求艺术,追求绝对的表演质量,而不去考虑整个行业的情况,一样是一个自取灭亡的过程。”
6严河若有所思。
今年金鼎奖最让6严河生气的,其实还不是《老友记》那件事,而是颜良主演的《山颠》,竟然都没有帮他拿到一个提名。
公平是一个即使明知为伪命题也必须自欺欺人才能维持一个虚假平衡的概念。
颜良这几年在剧集领域的表现,足以称得上整个行业所有年轻演员的楷模。
无论是付出,努力,还是最后呈现出来的人物塑造质量,都应该得到认可的。
但莫名其妙的,《山巅》这部剧就被忽视了。
-
凌云奖打算举办剧集奖的评选消息,到了这个阶段,也基本上捂不住了,慢慢地在业内流传开来。
只不过,对业内很多人而言,凌云奖突然搞这么一个大动作,就跟今年金鼎奖出的舆论危机联系到了一起。
很多人都猜测,凌云奖这是不是想要在剧集奖项的领域,取金鼎奖而代之。
这可不是什么草台班子随随便便弄出来的一个奖,而是凌云奖,本身就是一个权威的电影奖项。
业内传着传着,忽然就演变成了“金鼎奖危矣”的信号。
-
黄廉不知道连着接了多少个电话。
凌云奖要做剧集奖,矛头却直指金鼎奖。
本身已经慢慢过去的负面舆论,再一次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