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不要多的(第2页)
她很想打个手势增加一点说服感,可又舍不得怀里的小猴子,便只能紧了紧,正色说道,“先,周家的主营业务,以地产、国际贸易和商业零售这三块为主,其他东西,要么是锦上添花,比如银行、要么是另有目的,比如现在已经划分到我们两个名下的出版公司,其实主要是为了纽约州华人服务的,根本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当然,现在很盈利,比周家其他业务加起来还盈利。但是这个不是关键,关键是什么呢,根据这段时间的谈判内容和结果,已经可以很明确,地产不在开放业务范围之列,所以放弃。
金融更不可能,那么银行业也进不来。国际贸易呢,国内是进出口专营,周家可以用代理商的身份接触,却没有必要专门设立分公司,回头在办事处挂个办公室、再安排个人就能处理。
再说跨国投资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模块的制造业,直白一点说就是工厂,很可惜……”
周亚丽终于舍得松开小猴子,将两手一摊,“具体实施细则还在讨论阶段,但是基本原则倒是很清晰,那就是暂不接受外商独资。”
陈凡嘴角微抽,周亚丽说的最后一点,他倒是知道一些。
说起改开后进入内地的外资公司,不少人都知道第一家合资企业是BJ航空食品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是深圳特区的正大康地农牧集团,该公司成立于79年,并于81年在深圳注册,编号为“深外资证字〔1981〕ooo1号”。
然后非特区的第一家独资公司,是1984年在上海注册的3m。
85年3月8日的《解放日报》,还刊登了这家公司工厂盛大开业的报道。
所以改革开放从来不是一下子把门打开,而是一点点的试验、纠错,然后再开放、推广。
现在连设想都还没有的经济特区,便是改开的试验田。
试验田都还没有,自然不会一下子放外商进来。
周亚丽看了看陈凡,继续说道,“所以啊,我和老爸讨论过后,一致认为,现在还不是深入投资国内的好时机,但是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一旦打开国门,必定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这块肥肉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所以我们取了个折中的办法,先不急于成立公司,而是先成立一家办事处,第一要务不是投资,而是先行收集信息、打通各种渠道,结交更多的人脉。”
她说着看了看周正东,又回过头来,继续说道,“但是呢,不能只花钱、不赚钱,正好上次我回来的时候,你跟我说过可以考虑在内地建家用电器厂的事,我就想把这一个工厂,作为老爸办事处的第一个单子,你觉得怎么样?”
顿了一下,她看着陈凡笑道,“这只是我和老爸讨论的结论,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只要有合适的理由,我们都可以接受。”
陈凡耸耸肩,掸了掸烟灰,笑道,“很合理,不需要改。”他扭头看着周正东,“既然你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工作,又参与了这次的谈判,那么先动一动,哪怕只是个办事处,也是一种信号,我认为两边都会为这个办事处给予适当的便利,这也是在为打通两国的经贸往来创造条件。
如果办事处开起来以后,确实如此的话,那你不妨考虑多做一点。”
周正东登时眉头微皱,眼里若有所思,“多做一点?”
陈凡点点头,“对。所谓的多做一点,就是多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顿了一下,他突然放低声音,“比如说,莱戈恩自由港。”
莱戈恩自由港,于1547年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建立,旨在通过免税政策吸引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公认的全世界第一个经济特区。
听到这句话,周正东还没反应过来……毕竟他的专业是法律,而不是经济、尤其是国际贸易。
但周亚丽已经明白陈凡的意思,小声说道,“建立中国的‘自由港’?!”
看了看女儿,周正东终于明白陈凡的意思,不禁两眼亮,“这是一个好办法!”
陈凡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只是举个例子。其他的建议也可以,比如刚才亚丽说暂不接受外商独资,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用合资的形式,合资不一定要出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乃至土地,都是可以选择的元素。”
周正东拿着笔,在笔记本上刷刷记,不时轻轻点头,显然听进去了外甥的建议。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等父亲记录完,周亚丽在一旁笑道,“老弟,跟你汇报一下哈,咱俩那家科技公司,现在情况很不错的呢。”
陈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着她笑道,“怎么个不错?”
周亚丽,“就是汉卡嘛,现在已经跟苹果公司达成合作,他们会向市场提供带有中文软件的电脑产品,这方面的模块主要向我们进行采购。
另外我们通过代工的模式,生产了1o万块汉卡,第一批已经投放到市场,在华人地区非常受欢迎,回款的度很快,……”
听到这里,陈凡忍不住问道,“定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