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8章 航空技术逻辑彻底改变(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其中有专门为氢弹电池而来的学者,赶忙问道,“也就是制造出来后,只要通过初步测试就可以安装在引力飞行器上了。”

“对。”

佟智国很确定的点头,“测试也很容易,点火以后持续稳定的输出电力,持续个几天、十几天,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氢弹电池,不是航天动机,和核反应堆有些类似。”

“核反应堆(核裂变)稳定燃烧起来,不考虑能量转化,不考虑辐射问题,当然也就不需要检测了。”

这样一解释,其他人也都明白过来。

好多人来之前还想着,氢弹电池会非常的复杂,因为牵扯到核聚变的控制,想想托卡马克装置都让人头皮麻。

即便是低温核聚变,常规来想也会非常复杂。

竟然和核反应堆(核裂变)类似?

核反应堆,说白了就是一定丰度的原材料,放在一起进行点火就可以了。

中途需要做的就是控制一下反应强度。

难道低温核聚变就是把氘氚元素混在一起让其自反应?

这不可能吧!

如果核聚变那么容易维持住,也不需要这么多的研究了。

这些专家们并不知道低温核聚变的反应原理,他们只是过来参观实验基地,了解氢弹电池的装置设计而已。

至于反应原材料,他们是接触不到的。

调节材料,更是严重保密内容。

……

地球的另一边,信息中心已经和能源部进行沟通。

能源部非常重视低温核聚变的问题,即便只是猜测性的内容,但也是根据情报分析得出的结论。

他们内部召开了会议,又把消息上报给了一号决策人。

一号决策人找了专门的人员了解情况,然后决定签署命令支持低温核聚变研究计划。

就像是信息中心官员的想法,只要有可能就必须要支持,低温核聚变的诱惑太大了。

低温核聚变和核转电技术相结合,就可以远远不断的输出高电力,再结合引力技术……

不可想象!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必须要支持研究而第一步就是支持丹尼斯-怀特团队。

丹尼斯-怀特团队研究的是托卡马克核反应堆,他们的经费主要来自于能源部。

能源部有权继续支持他们的研究,却没有权利支持一项从未有过的技术研究。

这项技术研究,未来牵扯的经费数量可能会很高,就必须要多方进行讨论才能决定。

多方讨论再作出决定,又可能牵扯到高经费,决策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

上报了一号决策人以后,有了第一决策人的签字,一切都变得容易很多。

当然,有好处也有坏处。

一号决策人签字以后,消息马上被布出去,顿时有媒体记者做出了报道。

《一号决策人签署新命令支持低温核聚变项目!》

《颠覆科学的技术研究,竟然通过了!》

《低温核聚变,是存在还是想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