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260(第10页)
叶菁菁折回头,对上了招待所服务员大姐又好奇又钦佩的眼光。
刚才她可都听到了,这个姑娘好能耐,竟然想卖到美国去挣美国鬼子的钱。
服务员大姐忍不住:“人家美国人真认,肯买啊?”
叶菁菁乐了:“美国人不也是人嘛,再说了,美国有家赫赫有名的王安电脑公司,它家的计算机,美国的办公室都装了。王安博士他本人就是上海出去,正宗的中国人。”
其实严格来说,应该是华人,因为人家是美国籍。
但现在国内老百姓不看这个,老百姓看的是血缘。
服务员大姐立刻高兴起来:“那敢情好,真是厉害。”
叶菁菁笑呵呵:“那您还担心什么啊,我也是中国人啊,王安博士能卖好,我为什么卖不好?”
薛琴在旁边逗趣,故意调侃:“除非说你觉得我们菁菁是女同志,比不上男同志。”
服务员大姐哈哈笑,连连摆手:“那可不能,我不厉害,可我们女同志厉害着呢。”
她翻出了前两天的《人民日报》指给她俩看,骄傲地强调:“你们看,这位内蒙古的庞立勤同志,拿了男女混合气·枪40发立射的第一名,男的也打不过她的。”
叶菁菁也是头回看到这新闻,由衷地赞叹:“真厉害!”
她只知道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飞碟名将张山击败了所有男女选手,获得了男女混合项目飞碟射击比赛的冠军。后来这项目取消了,张山也就成了唯一一位击败男选手获得奥运射击冠军的女选手。
真是完美展示了什么叫一生要强的中国女人。
三位女同志哈哈大笑,剩下陈校长和谢广白这两位男同志十分识相地不吭声。
陈校长还沉浸在激动中呢,他甚至生出了羞愧,要不是学校穷,那至于把人家小叶同志逼到这份上。
他郑重其事地招呼叶菁菁:“小叶,要是实在去不了美国,你还去德国留学。学校也希望你前程远大。”
总不好耽误了人家女同志将来的个人发展。
叶菁菁悚然一惊,毫不犹豫地拒绝:“不要,要是我去不了美国卖操作系统,那我还不如就在西大读研继续搞研究生呢。”
NO!NO!NO!
穿越已经够悲惨的了,她才不要给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的辛苦。
第255章谁不想有个美好的未来云南知青上京……
26号晚上,终于又来了新消息,叶菁菁被拉去了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再一次演示她的操作系统。
完了,她都困的时候,可算是给了她一句准话,等美国大学的申请结果吧。如果申请全部落空了,那再看后面能不能把她塞到其他组里出国留学。
嗯,现在的公派留学生都是一批批的,几乎没有单独行动的。
叶菁菁连连点头:“那我等好消息。我明天是不是可以回去了?我还有好多活得赶着干。”
黄为民点头肯定:“当然,明早我把车票给你们送去。”
叶菁菁刚要笑着道谢,现在火车班次少,北京又是交通枢纽,车票特别紧张。他们自己排队去买,还不晓得要排到猴年马月呢。
黄为民突兀地问了句:“小叶,我私人问你一句,你在美国毕业了,还打算回来吗?你去过日本,你晓得外头有多繁华的。”
这话他不该问。
其实关于送学生出国留学这事儿,哪怕是领导们也有争议。
最害怕的是,农民辛辛苦苦种了那么多农产品,工人兢兢业业生产了那么多手工艺品——这二者是现在出口创汇的主流;好不容易攒了点钱,送出了这些学生。结果学完了,人家再也不肯回来了。
这不是大家在恶意揣度大学生,而是人之常情啊。
别的不说,就说大学生们,如果不是国家强制分配,有几个大学生愿意回到家乡的穷山沟去?人往高处走,是人都想过好日子。
可他还是希望像叶菁菁这样聪明且锐意进取的年轻人能回来,回到这个贫穷疲惫急需建设的国家。
只是他不想直说。
叶菁菁不假思索:“当然回来了,我可不想在国外当二等公民。我再努力融入,我也不可能变成外国人。我要我的祖国强大,这样将来不管我走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哪怕是去了外太空,我都不会低人一等。”
黄为民又下意识地描补:“也不是,你出了国就会发现,外国友人还是比较友善的,不要自卑。”
叶菁菁半口鸡汤都不肯喝:“哎哟,黄老师,咱就别自己糊弄自己了。咱们国家底子薄,就是穷。外国又不讲越穷越光荣,资本主义世界,贫穷等于懒惰等于不求上进等于自甘堕落,不会给贫穷好脸的。可咱们国家穷是因为前些年我们主要是在备战备荒,现在开会都说了要搞建设。以后好了就不穷了。”
黄为民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