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纵身(第2页)
天空中开始飘荡小雨,江边的风也很大,但这些都阻拦不了他。他是从母亲去世开始养成这个习惯的,一年四季,风雪不辞。每一次奔跑,他都能想起母亲。
江滨大道总共有5。2公里长,他从小区前面出发,向上游一直跑到尽头,中间经过长江大桥和镇江楼,单程3公里左右,他通常往返两次,跑12公里。
他今天跑得比平时快,每一步都用力,尽情地释放自己。跑完一个往返,他感觉胸口堵的那口气消解了许多。
但他突然感到有什么不对劲——视野边缘,长江大桥上有什么东西在动。
江城不比一线城市,作息规律得像一个老年人。夜里十一二点的时候,江滨大道这边除了奔流不息的江水,街道、桥梁、建筑全都陷入静止。
所以这时候有什么东西在动,就显得格外突兀。
叶希木停了下来。长江大桥上的灯很亮,透过稀疏的雨丝,他看清了桥上在动的是两个人,一个人挂在桥栏杆外面,另一个人半个身子越出桥栏,死死地抓着下面那个人。从体型上分辨,下面那个是个男的,上面的人头发很长,体型纤细,应该是个女的。
叶希木在江边跑了五六年,大桥上跳江和溺水的事情每年都会遇到两三起,他救过两个人。可是今夜这种情况他还是第一次见。顾不上多想,他立即拨打派出所负责长江航道安全的24小时热线电话。
值班民警说刚才桥上有人报警,派出所已经出警很快就到,让他密切关注动向,一旦有人坠江立即通知他们救援。
长江边时常发生溺水事故,江城政府做了大量应急防护工作,江滩边备有许多救生圈和救援绳。
叶希木跑去桥下的亲水平台上找到了一个救生圈,为了防止偷窃,救生圈都用大量扎带捆绑在护栏上。叶希木随身带的钥匙上挂着很锋利的小刀,他用小刀去割扎带,然而塑料扎带不但多,还很硬,割起来十分费劲。
叶希木一边割,一边关注桥上的情形。扎带割到大半的时候,栏杆外挂着的男人终于被拽上了桥。叶希木松了一大口气,心想太好了,不用继续割了。他拿出手机给值班民警打电话,给他们汇报情况,刚开口说“不用来了“,突然就看到站在桥边的那个女子,像是被谁推了一把,整个人栽下了大桥!
她没有发出声音,叶希木也惊得失去了声音。
话筒里民警在询问:“什么不用?喂?喂?您还在吗?——”
江上的风那么大!那个女子轻飘飘的像一片树叶被吹得飘荡开去。
风声和涛声轰轰烈烈,以至于她扎入水中的声音都变得微小,仿佛只是江上翻起了一朵寻常的浪花。
叶希木猛然反应过来,立即对着话筒大声喊:“有人坠江!”
民警确认之后,表示会立即出艇。
叶希木飞快地继续割救生圈的扎带,很快把救生圈取了下来。他跑到水边,焦急地关注着坠落下来的那个人。最近频繁下雨涨水,江面水位比平时高了不少,但江面距离长江大桥的桥面依然有二三十米,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很多人都直接摔死了。就算有幸运儿没死,极大概率也被江水拍晕,在几十米深的江水中挣扎一番过后被淹死。
所以跳江自杀的人,生还的概率很小。
但是很快!江面浮出了一个头颅。叶希木一阵欣喜,居然还活着!不仅如此,她似乎还清醒着,在水面吐出两口水之后,开始游动。
或许是与江面平行的大风减缓了下坠的力道,又或许是雨天波涛翻滚,水面的阻力变小,也或许是双脚向下入水的姿势减小了伤害,她得以捡回一条性命。
她坠桥的位置在大桥中段,坠落过程中被大风吹向了更靠岸边的位置。这很惊险,但凡再多吹一段,又可能直接摔死在桥墩上。
她艰难地和江水对抗,叶希木跑到她距离岸边直线距离最短的地方,挥舞着救生圈,高声喊道:“这边!这边!”
江水中的人听到他的声音,像是懵了一下,但还是听从他的指引,朝他这边游过来。
江流汹涌,她已经竭尽全力在游,一点一点靠向岸边,却也不断被波涛推向下游。
叶希木心急如焚地跟着她往下游走,顾不得雨越下越大。他过去救过两次人,知道半夜这个时间点,派出所的救生艇最快也要十分钟才能来。她有没有救,就看能不能挺住这十分钟了。
但只有在长江中游过泳的人才知道,流动的江水可不是什么风平浪静的游泳池,它看起来不像大海有那么巨大的浪潮,可其中遍布暗流、漩涡,青苔、水草、树杈之类的杂物也更多,一旦卷入其中,人就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
这个女子水性看起来不错,可是明显已经体力不支。在她最靠近岸边的一次,叶希木向她抛出了救生圈。
然而一股急流涌来,在她的手触到救生圈的时候,救生圈又被水流推开。
叶希木只能抓着绳子把救生圈拽回来,尝试再一次抛向她。大风大浪之中,她与救生圈再一次失之交臂,他隐约听到那个女子叫了一声“叶……”
叶希木愣了两秒,迅速脱下已经被雨淋湿的外套,卷住手机和钥匙放在岸边,把救生圈的绳子系在腰上,纵身跳下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