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 宋濂 合着我这两箭白挨了(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朱标闻言哑然。“原来宋师您不是因为什么礼制才如此的。”“宋师为大明着想的心,孤明白了。”说罢,朱标对着这位明初的大儒深深一揖。宋濂呵呵笑道:“太子殿下朕以为臣是腐儒,不懂变通不成?”“臣再迂腐,也是明白任何时代都会有改革一事。”朱标正要开导宋濂,却敏锐地听见一阵脚步声,来人似乎是上了年纪,还拄着拐杖。宋濂府上的下人来禀报道:“老爷,诚意伯来看您了。”宋濂笑了笑,“那就请诚意伯进来吧。”不待宋濂府上的下人出去通报,刘伯温便径自走了进来。“老臣见过太子殿下!”朱标也起身执学生礼,“刘先生。”刘伯温和宋濂同为浙东人,与章溢,叶琛被朱元璋称为浙东四父子。但是如今仅存的,唯有刘伯温与宋濂二人。二人因是同乡,一直关系甚好。宋濂卧床,刘伯温前来探望,也在情理之中。刘伯温径自落座之后笑道:“内阁一事,我也听说了。”他看向朱标问道:“此事只怕是出自太子殿下之手吧?”朱标也没有隐瞒。“前几日父皇让孤代为处理奏折,孤唯恐有所疏漏,便在东宫设了个小内阁,帮着处理一下政务。”“父皇见此事大有可为,便想要搬到朝堂之上。”刘伯温闻言不由得暗暗吃惊。这段时间以来,刘伯温虽然一直赋闲在家。但是关于这位太子殿下的事他也有所耳闻。不管是削藩一事,还是纳妃一事。都展现出了这位太子殿下驾驭人心的手段!如今这个内阁,竟也是出自这位太子殿下之手?原本刘伯温还只是猜测,毕竟此事完全不符合朱元璋的性格。而那些官员更是不可能提出或是想到此事。再联想到进来这位太子殿下的表现,刘伯温便猜测这内阁也是朱标的手笔。如今得到肯定的答复,刘伯温不由得心中暗暗咂舌。这位太子殿下日后做了皇帝,恐怕会比他爹更可怕!宋濂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问道:“刘先生对此事怎么看?”刘伯温也没有隐瞒,直接坦白说道:“内阁一事,不但可行,而且刻不容缓!”本来,宋濂还以为刘伯温会和他一样,觉得此事不可行。但是没想到刘伯温开口就直戳他心窝子!合着我这两箭白挨了?还差点死在奉天殿!宋濂连忙请教道:“刘先生有何高见?”宋濂虽然比刘伯温年长,但是刘伯温的见识却远在宋濂之上。宋濂也经常向刘伯温请教一些政事上的见解,所以在场的人没有觉得任何不对。刘伯温缓缓说道:“宋大人方才说中书省想要拿捏内阁很简单?”“我却说恰恰相反,内阁却能轻易拿捏中书省!”听着刘伯温的话,宋濂尽管心中有些郁闷,也是强打起精神准备听听刘伯温的见解。而朱标也是饶有兴致地看向这个被后世神话的老夫子。他也想知道,刘伯温对后世出现的内阁是个什么看法。“方才宋大人说,昔年中书省右相尚且压不住胡惟庸,更何况一群初涉政务,无品无职的年轻人?”“可我却认为,这才是内阁之妙处所在。”喝了口茶水,刘伯温解释道:“内阁学士无品无职,却只对皇帝负责。”“他们既软弱到只要皇帝一个眼神便能万劫不复,又强横到可以视文武百官于无物。”“他们不需要怕胡惟庸,更不需要怕六部,只需要怕皇帝!”“而这又是个得罪人的差事,能胜任者,不是圆滑之辈,便是耿直之辈。”“圆滑者,好驾驭,可为皇帝宠臣。”“耿直者,皇帝信之,可为国之能臣……”不等刘伯温说完,宋濂就皱着眉头打断道:“如此重要的差事,岂能有圆滑之辈?”刘伯温看向朱标,只见朱标正饶有兴趣地托着下巴听得津津有味。与刘伯温对视,朱标只是点了点头,示意刘伯温继续说下去。刘伯温笑着说道:“内阁学士其实如同糖人一般,一碰即碎,因为他们手中没有任何实权,没有任何依仗!”“他们能依靠的,唯有皇帝!”“皇帝让他们生,便能继续做超越丞相的内阁学士。”“皇帝若要他们死,只需一个眼神,弹劾的奏章顷刻间便会堆积如山。”宋濂忍不住连连点头。内阁学士,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手中没有实权,背后的依仗唯有皇帝。但是皇帝这个存在,最是无情!所有事物都会被皇帝看做是棋子,若是需要,会毫不犹豫弃掉!宠臣也好,功臣也罢,统统如此!“所以刘夫子的意思是,这些内阁学士就像是在皇帝面前摇尾乞怜一般,为了活命,只能去讨好皇帝?”刘伯温点了点头。“不错,这是圆滑之辈,但是这种,只能替皇帝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比如……”宋濂接话道:“比如,自污来让皇帝抓住自己的把柄。”“皇帝可以借此大作文章?”既能等到国库空虚时来充盈国库,又能在局势不稳时杀之立威!刘伯温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真正能替皇帝处理好政务的,便是我说的耿直之辈!”“方才说的圆滑之辈,往往不得善终,但是这种耿直之辈便不同。”“他们不懂变通,一心为朝廷做事,皇帝需要的便是这种人,所以会对其比圆滑之辈更为庇护!”宋濂叹息道:“为何不能全是耿直之辈呢?”宋濂整个翰林学士,其实同样没什么实权。所以刘伯温说起圆滑之辈,他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刘伯温笑道:“因为皇帝不会让整个朝堂之上都是忠臣,也不会让一个朝堂上都是奸臣!”说完,刘伯温还看向朱标,似是一个刚答完题的学生,在等待老师点评自己的答案一般。:()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