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第12页)
沈翊定下这个国号,百官争论了一番,最终大部?分人?接受了,还有小部?分人?不接受,也没办法,在摄政王五十万大军的威压下,不接受也没了奈何。
因此?,新?的国号就这样定了下来——燕兰国。
从?大周,到周、楚,再到燕兰国,一转眼,百年已过。
两地的百姓,都将迎来全新?的下一年。
国号一事已定,都城这事也在纷纷扰扰中落下了帷幕,尚弘领头挑选出了几个临近边境的城池,最终闻姝与沈翊选择了朗州,靠近锡州,气候不冷不热,依山傍水,适合修建皇城。
当国号与都城都定下来,两人?颁布了诏书昭告天下,以安定民心,这是一份前无古人?的诏书,上?头除了有沈翊的私印,还有闻姝的私印,并且加盖了丢失二十年的玉玺,这份诏书的重量不言而喻。
百姓对于突然变了天的反响还是挺大的,尤其是两国合二为一,改了国号,难免令人?心中不安。
但很?快传出的消息让这种不安消散了。
那就是边境摄政王退兵了,从?此?以后再无硝烟,再无背井离乡,原先住在边境因为战火纷飞而逃离故乡的百姓得知此?事喜极而泣,纷纷收拾家当准备回乡。
比起战争,没有人?会不喜欢和平。
再加上?即将登基的两位天子向来以仁爱示人?,在百姓中声望极好,虽然闻姝是女子,但她历年仁善好施的善名早已广为传扬,还有善兰堂中人?为她口口相传美名,她亦成为了不少女子心中的榜样。
因着朗州的皇城修建还需要时日,两人?并未正式登基,而是先暂住进?了皇宫,新?打扫了两座宫殿,下边仍称太?子、太?子妃,朝政上?,闻姝也开?始经?手。
自成亲后,朝堂上?的事沈翊没少和闻姝说,因此?她倒也不会觉得手忙脚乱,只是有些事处理的不够周全,仍需学习,沈翊与她说,两人?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来。
闻姝当政后第一件事就是看大周律,把那几十卷的大周律从?头看到了尾,看完大周律又看大楚律,她要重新?定制律法,因为这些条文里头写着太?多对女子的不公。
哪怕是大楚,民风开?化之地,也会有些偏向男子,尤其是和离一事,被人议论的始终是女子,分明是女子孕育的孩子,却因为跟了夫家姓,便不许和离的女子带走孩子,既是两人?共同的孩子,便没有独占的道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真正的改变女子的处境,就要从?律法下手,照条文办事,让“女子位卑”成为历史。
闻姝请了六部?的官员、还有绮云与她一同修订新的《燕兰律》。
这是一件大工程,因此周羡青打算和绮云在国丧之后成亲,都被绮云推脱了,因为她现在太?忙了。
“我需要学习的东西比姝儿还要多,姝儿看重我,我不能给她拖后腿,羡青,抱歉。”陶绮云从?未想过有一日她可以经?手修订律法,本以为身为和离过的庶女活下去就很?艰难,现在她却在帮助着更多受苦受难的女子,她从?心底里感到满足。
周羡青笑了笑,“无碍,如今燕兰百废待兴,我也是忙的脚不沾地,不如等?太?子与太?子妃登基之后,闲下来再议。”
“伯母那……?”陶绮云抿了抿唇,周夫人?待她一直很?好,她也知道周夫人?很?想周羡青早日成亲,就怕辜负了周夫人?的心意?。
“母亲那我去说,我现下忙,哪有空闲,你放心去做你的事。”周羡青满是支持的神?态。
陶绮云微微一笑,“谢谢。”
她要好好做事,才不会让人?觉得周羡青娶她是一件值得惋惜之事。
她要成为堪配周羡青的女子。
陶绮云和闻姝在宫里没日没夜的看律法条文,卫如黛就要舒心多了,跟着贺随去了渤海郡,趁着天气还不热,着人?送了一堆海里捞出来的鱼虾回定都,把闻姝等?人?吃腻味了。
渤海修建港口一事先前被顺安帝喊了停,但都建到一半了,沈翊自然不能半途而废,仍旧叫贺随主持此?事。
徐音尘续弦的夫人?有孕一事早已不是秘密,贺随知道此?事,险些又冲到徐家将其暴打一顿,不过被卫如黛拦着了。
卫如黛已经?放下了过往,生怕贺随闹事,便催促着贺随去了渤海郡,定都是个伤心地,卫如黛也就跟着去了,在外边天宽海阔,渐渐地,她也就忘记了那些伤心事。
用?过晚膳,闻姝翻出一卷大楚律来看,这些日子看律法条文看的她两眼发昏,这才开?起步,帝王这个担子,的确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看了会,眼睛有些酸,她正打算收起来,沈翊推门走了进?来,瞧见明亮的烛火一顿,“怎得还没睡?还在看呢,不是说眼睛疼。”
一面说,他一面走到闻姝跟前坐下。
“不看了,是有些累。”闻姝合上?书卷,闭上?眼睛用?手揉了揉。
沈翊把一本折子搁下,“我这边拟好了升迁的单子,你想好给陶姑娘卫姑娘什么职位了吗?”
闻姝睁开?眼,拿过折子翻看,从?头看到尾,上?面有许多熟悉的名字,沈翊幼时的先生元鸿声与左经?年被追封为了太?傅,周羡青与贺随封侯,益成伯封为益成侯,柳贵妃的娘家封为伯爵,明遂封为伯爵……
明遂就是魏鹏锦,他改了魏姓,听?说生母原姓“明”,这个姓也好,柳暗花明,一生顺遂,此?前他受了诸多苦楚,幸而有他相助才能扳倒魏家。
从?一个受尽凌辱的卑贱庶子成为伯爵,亦是一个传奇。
一朝天子一朝臣,定都局势,陡然翻转。
沈翊也不急,接过月露奉的热茶拂着茶沫。
闻姝看到最后,又翻过来看最前边,“周公子与贺公子一直追随你,封侯情理之中,怎么没瞧见徐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