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0渐渐都来到岛上了(第3页)
千夏微笑地看着他:“只要你愿意开始,就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
夜色渐深,东京依旧灯火通明。
千夏独自走在银座街头,耳机里播放着一首老歌,旋律悠扬,像是某种遥远的记忆。
她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天空。今晚没有月亮,只有星星点缀在漆黑的夜幕中。
她打开手机,在社交平台上写下一句话:
>“有时候,光不在远方,而在我们愿意回头的地方。”
发送之后,她收起手机,继续向前走去。
在这座喧嚣的城市里,她不再是那个只追逐梦想的女孩,而是成为了无数人黑夜中的光。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不再害怕。
因为她已经学会,用自己的方式,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
“情绪影像计划”上线半年后,千夏的照片开始在东京各大艺术展上被频繁引用。她的作品不仅被用于心理辅导机构的宣传册,还成为许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辅助教材。
她原本以为,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喜欢的事,没想到却悄然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轨迹。
某天下午,千夏收到一封特别的邮件。
发件人署名是“小林悠真”,附带了一张照片??画面中是一扇老旧的窗户,窗外下着雨,窗台上放着一只破旧的毛绒熊。描述栏写着:
>“这是我房间的窗户。以前我从不敢拉开窗帘,害怕阳光照进来,也害怕世界看见我。”
>
>“但今天,我拍下了这张照片,并把它设为‘希望’。”
千夏看着这封邮件,心头微微一颤。这不是她第一次看到类似的留言,但她依然会被这些真诚的文字触动。
她回复道:
>“谢谢你愿意分享你的故事。有时候,打开一扇窗,比关上它更需要勇气。”
>
>“愿你在每一个下雨的日子里,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发送之后,她靠在椅背上,望着工作室天花板上的光影斑驳,思绪飘远。
---
与此同时,“星光倾听者”的技术团队也在不断优化AI的情绪识别系统。
俊介坐在会议室里,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图,眉头微皱:“我们最近收到了不少反馈,用户说AI推荐的照片虽然贴切,但缺乏温度。”
“你是说,他们想要更有共鸣的作品?”遥香问。
“不只是共鸣。”俊介缓缓开口,“而是能让他们感到‘被理解’。”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像千夏这样的人参与进来。”遥香若有所思。
“没错。”俊介点头,“我们要建立一个‘情感共创计划’,邀请更多摄影师、艺术家加入,用他们的视角去丰富AI的情感认知。”
“但这会带来版权和归属权的问题。”中村健太提醒道,“我们必须确保创作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我们可以采用‘共创授权’模式。”千夏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