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就山山来就我(第1页)
街边的小店热气腾腾,从一屉又一屉中掀开了黎明。
顾正臣用过早点,稍微活动了下便走入书房。
韩庭瑞行礼:“镇国公,都准备好了。”
“辛苦。”
顾正臣看向墙面,一张巨大的军用舆图张开,囊括了北平、山西、辽东与辽阔草原,关隘、城池、卫所兵力、山川河流、粮仓等,都一一标注了出来。
韩庭瑞看着这舆图,严肃地说:“这是北平都司最详实,也是保密程度最高的一张舆图,若没有永绩伯从中帮忙,锦衣卫也取不出来。”
顾正臣站。。。。。。
朱承志与白绫并肩坐在小亭之中,夜风拂面,带着些许凉意。远处的京城灯火点点,仿佛一片繁华盛世,然而在他们眼中,却透着一丝说不出的沉重。
“你说得对。”朱承志忽然开口,“这一战我们赢了,但朝廷的根基已经被动摇,燕王虽被囚禁,可他留下的裂痕,并不会因此消失。”
白绫轻轻点头:“朝中仍有他的旧部,暗地里仍会蠢蠢欲动。更何况,西域密宗并未真正覆灭,他们的势力依旧盘踞西陲,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朱承志沉默片刻,缓缓道:“我已命人继续追查西域密宗的余党,并派遣心腹前往边关,加强防御。同时,我也让赵景山秘密调查京中潜藏的燕王余党,务必一网打尽。”
白绫看着他,轻声道:“你打算怎么做?如今你已是辅国将军,身居高位,若想彻底清除这些隐患,恐怕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
朱承志嘴角浮现一抹冷笑:“我知道。可既然我已经走到这一步,就不能再退缩。若任由这些人继续蛰伏,迟早会酿成更大的祸患。”
白绫静静地看着他,眼底浮现出一丝担忧:“你有没有想过,建文帝……真的愿意让你这么做吗?”
朱承志微微一怔,随即叹息一声:“陛下……终究还是太仁慈了。他不愿诛杀亲兄,也不愿大肆清洗朝堂,怕背上‘屠戮宗亲’的罪名。但他忘了,一个王朝若不果断除害,迟早会被这些毒瘤吞噬。”
白绫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握住他的手。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身穿黑衣的密探匆匆赶来,在亭外跪下禀报:“大人,属下刚刚收到消息,有三名燕王府旧部连夜出逃,疑似携带有重要情报,去向不明。”
朱承志眉头一皱:“可查出他们的身份和目的地?”
密探低声道:“其中一人名叫李崇义,曾是燕王府幕僚,精通兵法谋略,极有可能是燕王的心腹之一。据线人透露,他们正往北方向逃窜,极有可能投奔蒙古瓦剌。”
朱承志眼神骤然冷了下来:“果然如此……燕王勾结西域密宗,恐怕还只是冰山一角。他若真与瓦剌有所联系,那这场叛乱背后,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
白绫也露出凝重之色:“若是让瓦剌掌握了大明内部的情报,甚至与燕王残党联手,后果不堪设想。”
朱承志站起身来,目光坚定:“不能让他们活着离开大明边境。传令下去,立刻调派快马追击,务必在他们抵达边境之前将其拦截!”
“是!”密探领命而去。
白绫望着朱承志的背影,轻声道:“你要亲自去?”
朱承志回头看了她一眼,嘴角扬起一抹苦笑:“这种事,我不去谁去?更何况,我总觉得……这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
??
数日后,朱承志率领一支精锐骑兵,沿着燕王旧部逃亡路线一路追击,穿越荒漠、翻越群山,最终在雁门关外的一片密林中发现了三人踪迹。
“他们就在前方。”赵景山低声说道,“属下已经派人封锁了所有退路。”
朱承志点点头,沉声道:“准备行动,务必活捉李崇义,其他人可以格杀勿论。”
夜色笼罩森林,寒风呼啸,枯枝断裂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突然,一道黑影从林中疾驰而出,手中长剑直取朱承志咽喉!
朱承志反应极快,侧身避过,反手一剑斩断对方手臂,鲜血喷涌而出。
“拿下!”他厉喝一声,身后骑兵立刻冲入林中。
经过一番激战,两名燕王府旧部被当场斩杀,而李崇义则被生擒。
审讯之下,李崇义供出了一个重要信息??燕王早在数年前便已与瓦剌贵族秘密接触,不仅提供了大量大明边防情报,甚至还承诺一旦成功夺权,将割让部分北方领土作为交换。
“原来如此……”朱承志听完后,脸色愈发阴沉,“燕王根本不是为了大明江山,而是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引狼入室!”
赵景山怒不可遏:“此人罪该万死!属下这就把他押回京城,交由陛下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