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曼谷(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要展现传统也要凸显现代,会不会有点难度?”

具有本土特色加上西方建筑框架,一不小心,就会沦为四不像。

“既然请我们来,就说明他们也不是要复刻一个大皇宫,不急,先转转…”

Nancy看着一头扎进街头艺术小摊的许塘,算了,人家特邀的建筑师在这儿还不急,她急什么?

晚上乘船夜游了湄南河,沿岸金光夺目的寺庙、佛塔映入眼帘,许塘拿着相机,记录着夜色下独具异国风光、多姿多彩的建筑群。

白天他埋头在桌案修改着设计稿,因场馆选址面朝河流,背靠市中心,他计划采用流畅的动线佐以局部化的文化特征,来连接各展馆,同时也表现出每个展馆的独特性。

经过几轮沟通修改,设计稿基本已经初定,余下还有四五天的时间,团队中很多人此前没有来过曼谷,打算玩一玩。

他们去逛景点,许塘懒得晒太阳就窝在酒店,他的胃口这些天一直不是很好,睡醒在楼下的小院子点了份下午茶,电话那头的周应川约见了人,嘱咐他要吃正经的晚餐,才把电话挂了。

“你好像很爱吃甜食。”

听到的熟悉的嗓音,许塘抬起眼,眼前的男人穿着轻便的休闲服。

“不介意我与你分享一桌吧。”

是这几天都没怎么见的傅明基。

“这个小院子挺有名的,叫AuthorsLounge,作家茶廊,英国作家萨摩萨特·毛姆和格雷厄姆·格林都曾此创作…我觉得这里也是一个能让设计者灵感迸发的地方,我从前在曼谷时,会选一个人少的午后静坐在这里,我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光。”

许塘微微挑动了下眉梢,也许是见他一时没说话,傅明基低头笑了笑:“不好意思,是我冒昧了,刚才见你坐在这里,让我想起了从前的学生时代…我十八岁就出国留学了,是燕大第一批留学生,在异国他乡,那种孤独的感觉…有时候我觉得它现在还萦绕着我…”

许塘端起他的卡布奇诺,也不接话。

只礼貌回以注视,好像这句话傅明基自己还没说完。

傅明基一时觉得这个年轻人竟有几分气场:“…不过怀念过去的确是个不好的习惯,美术馆的设计案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有几处商业空间要调整,不过整体问题不大。”

“像你这样刚走出象牙塔的建筑师好像在绘图时都很爱吃甜食…,你怎么会选择建筑?”

许塘编辑着信息发给Nancy,告诉她,他马上要转场,不要来楼下的茶廊找他了。

“因为太有天分了。”

傅明基有些意外他语气中自然而然流露的‘狂傲’,但看许塘拿出手机低头在发送信息…他承认,这个男孩的外貌的确让他一眼惊艳,新锐建筑师?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毕业生涌入,他不喜欢太傲气的。

“你的确很有天赋。”

“谢谢夸奖。”

“但天赋有时也是毒药,尤其是过早展露的天赋,象牙塔是被秩序保护的地方,这个世界上有天赋的人太多了,最终可以去撬动多少资源,不仅仅是几分天分就可以决定的。”

许塘放下叉子,俊美的青年睁大了眼睛,好像是对他的话题有了点兴趣。

“您的人生阅历听起来很丰富。”

傅明基看到他的眼光,微笑地端起咖啡:“给你一个建议,服饰决定了一个人的形象和品位,你很喜欢穿白色,但在商务场合,我建议黑色和藏青色更为合适,给委托方更为可靠、值得信任的观感,这是我的个人经验。”

“您对服饰也很有研究…?”

傅明基低笑:“男人的形象是同阅历一起成长的,我在你这个年纪也像初出茅庐的雏鸟…等你以后出席场合多了自然就会懂得,不过如果你还没涉足过这些领域的话,我可以为你推荐几个定制师,不会令你的经济压力太大。”

许塘几乎要笑喷了,为他推荐?

“傅先生,我还有些私人安排,先失陪了。”

不行了,在待下去,他好不容易被周应川哄出的那点食欲都要恶心没了…

不过…许塘对着走廊处反光的落地镜照了一下,好吧,T恤,短裤,他最近沉于绘图,是穿着随意了一些…但也不至于长了一张好欺负的脸吧?难道是泰式Spa做多了?让人给捏的?

不然怎么随便一个什么东西都敢来指教他?

作者有话说:

塘宝儿:照照镜子,发自内心:不是,他怎么敢的啊…

插兜,走了,回去跟老公蛐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