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工钱(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宋亭舟听了他的意思后找村长一问,对方还真找到了个地方。

“这家的孩子爹妈进山都没回来,他跟着他阿奶一块过日子,家里房子正好空出来几间,大人与夫郎若是若是嫌我家挤,也可借住到他家来,只是屋子泼赖,尚需修整。”村长说完略有些忐忑,县老爷纡尊降贵来他们村子,结果连住的地方都没安排妥当。

宋亭舟蹲下身子看着面前骨瘦如柴的小男孩,“我们可以住在你家一段时日吗?作为报酬,会将你家的房屋都修整一遍。”

小男孩往后缩了缩,可他身后是空荡荡的,并没有可以站在他身前替他遮风挡雨的父母。于是只能自己独自面对这位“大人物”。

“可。。。。。。可以。”

意识到自己的交谈可能会给这个孩子带来更大的困扰,宋亭舟干脆起身放他离开,自己去找村长谈话,“我们自己买瓦片砖石,只是等翻盖的时候还需要村里人搭把手。”

瓦片砖石可以在镇上买,让陶四他们去办,四天应该就能把东西都用车拉回来。用来修整房子的木料需要晒晾加工,短时间内就是砍伐下来也用不了,村长倒是有现成的,他们也不白占百姓便宜,按市价给钱就是了。

这些事都可以交给陶家几个兄弟来办,他和孟晚都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一定的一定的,村里的汉子多,到时候几天就能把房子给翻建出来。”

村长也姓童,但和镇上的童家已经是出了五服的关系,人家也不屑对他太过客气,除了每年回乡祭祖,两边一年也碰不上两面的。

他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了童家有人被抓进牢里的事,唯恐因为姓氏被宋大人迁怒,说话一直都是诚惶诚恐的。当然也可能是当下的时代,寻常百姓本就畏官。

宋亭舟是个做事讲究效率的人,既然翻建房屋的事敲定了下来,他当下就让秦艽去找陶四几个,让他们在家歇一歇脚,明日一早便拉着牛车去镇子上买瓦片砖石回来。

第二天一早宋亭舟就换上短打衣裳,去山上指导村民们修建梯田,这东西其实没有多难,但选址和一些细枝末节还是要再交代交代,等顺利修筑出来几座梯田后,村民们信心大增,便不用他一步步盯着看了。

孟晚一觉睡到自然醒,碧玉给他打水洗漱出来后,就看见村长留在家中,看着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能被村里人认可坐上村长的位置,责任心是有的,也是一心想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因为修建梯田给了村里人希望,全村现在都对宋大人感恩戴德,所以对孟晚也是多加尊敬。

“村长有事但说无妨。”孟晚端着碧云递给他的粥碗,自然随性的坐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边吃边和村长说话。

村里的年轻力壮如今都忙着开荒,只剩一些年迈的老人和孩童在家,三五岁的孩子便不用大人管了,满村乱跑。再大一点七八岁就已经可以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了,家里洗衣做饭喂鸡,地里拔草捡石子。

村里虽然还是一股穷苦之相,但莫名的随着春天的到来共同泛生机,人们眼睛里都是对收获的期盼。

村长搓了搓粗糙的掌心,讷讷难言,磕巴了一会儿才说道:“我听村里的陶二说如今村里童家的地是被孟夫郎租下来了。”

孟晚喝了口又香又稠的米粥,望着村里四处乱跑的小孩子说:“我记得上月就让陶二告知了大家,不必担心租地的事,虽然我租下了童家的地,可仍旧会雇佣大家帮我种地,还不用担心收成问题,我以银钱雇佣村民们。”

“是是,陶二是说了。”可大家伙还是担心这事不靠谱,地里种上庄稼,那是实实在在他们的东西,可如今怎么算?连租地都不叫他们租了,变成雇农了?

实际上若不是宋亭舟教他们垒梯田,又通知大伙开得荒地都算自家田地,前三年还免了大伙的田税,村民们看在宋大人的份上生生安耐住了,不然早就要堵在村长家问孟晚个明白的。

孟晚端着碗琢磨了下,“这样,我见村中有块宽阔的空地,今晚大家吃了饭劳烦村长通知一声,想知道我雇佣大家的种地的详情,可以过去听一听。”

“好好,等他们回来了,我就去挨家挨户传声。”他给了准话,纵使依旧不明白其中有何关窍,村长心里也先踏实了不少。

宋亭舟劳作了一天回来,晚上村长非要让家里婆娘杀鸡款待,阻拦无果孟晚干脆塞了银子买鸡,村长这才消停下来。

表面上看上去宋大人面容严肃,可实际上这位一直笑呵呵的夫郎才是不留情面的那个。

晚饭后宋亭舟陪孟晚一起出门,村中的空地上早就挤满了人,事关三百亩田地,往年家里一年的口粮,哪怕如今家里在忙活着开荒,可头次修建梯田,也不知道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差错,没人内心是不焦灼的。

孟晚坐在宋亭舟给他放置的小凳子上,目光环视四周的村民,轻声不高不低,不紧不慢,“我接下来说的事情,可能有的村民能接受,有的接受不了,但请大家听我说完,再问出心中疑惑。”

人群鸦雀无声,众人面面相觑,不懂孟晚话中的意思。

孟晚对眼下安静的环境却还算满意,“先,原本租给你们的地被童家租给了我,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但众位别急着着急。我想问大家,我们种地是为了做什么?”

村民们不假思索的说:“当然是种粮食,填饱肚子了。”

“就是,不种地一家老小吃什么?”

孟晚不假思索的反问道:“那你们一家老小的肚子填饱了吗?”

都说北地气候干旱,土地贫瘠,一年只能收获一茬。可当初三泉村的村民也比如今的红山村人过得富足些,起码寻常人家逢年过节还能买上两斤肉来。

可红山村,每家每户平均下来每口人才一亩的地,这地上的收成还要上缴给地主一半以抵地租,再加上朝廷的赋税,别说吃肉、吃饱,每年饿死的都有。

所以孟晚问完,大家都说不出话来了。

孟晚一抚掌,清脆的声音自他掌心传出,吸引了众人注意力。“现在这片地我要租来种些东西,需要聘请大家。从今年四月开始,到秋季十月底,共七个月的时间。家家户户男丁十六以上,五十岁以下,每日工钱五十文。女娘哥儿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每日工钱三十五文。每家最多一男丁一哥儿或女娘,所有工钱按月结算,第一次放工钱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