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页)
「考生徐尚明,丞相评丙等丶国尉评乙等丶大司农评乙等丶太仆正评丙等丶郎中令评丙等丶卫尉卿评甲等丶羽林卫正指挥使评丙等丶羽林卫副指挥使评丙等。」
元旻淡淡道:「考生徐尚明,丙等最多,因国尉丶大司农考量乙等,不淘汰,可留用粮曹。」
那人叩头谢恩,擦了把冷汗后将感激的目光投向元晞和云飞燕。
元旻置若罔闻,示意开始宣读下一考生。
果然如她所料,今日的一百五十人,十之八九都要留用,说不定他连去向也已考虑好。如此着急徵募武官,再联想年初国库预算中军费陡升,不知他想拿何处的驻军开刀了。
她心念一动,元旻已牵过她的手,借她宽大衣袖的遮掩,以指代笔,慢慢在她掌心写下——「北」。
舜英身躯一震,惊愕地转头看向元旻,胸口石头又沉了几分,不知该如何承接他这沉甸甸的信任。
他所求的,自己可能一生也给不了。
。
同一时间,灵昌北宸殿,宦官高声通报:「渝安水师提督觐见——」
苻沣透过九串彩珠穿成的冕旒,看着熟悉的身影从丹陛上来,沉稳端方地走到殿门,抬腿候着宫人为其解履,忙连声呼喊:「阿洵不必拘礼,直接上殿便是。」
殿门口少年身形顿了顿,依然不紧不慢待宫人脱下了鞋履,然后抬手扶正武弁,振了振紫棠色交领长袍朝服丶趋步行至螭陛之下,三跪九叩,额头贴地朗声道:「臣渝安水师提督苻洵觐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渝安水师整编小有成效,特回京述职!」
入夜,清泉宫榴花灼灼丶木绣球覆霜盖雪,凉风吹散了乍起的暑热,绣球花簇拥的石亭中,石桌已摆上晚膳,苻沣丶苻洵对坐饮斟。
苻沣眉间郁郁:「听闻大翊武选已近尾声,不知这大半年的擢选,能出几多良将?」
苻洵摇头:「悬,刚选出来的那些定是无法同世家子相比。」
苻沣蹙眉丶诧异道:「不及世家子,却要匆匆擢选上来,却是为何?」
苻洵笑了:「太阿倒持,无可奈何。将才是在沙场练出来的,除非天赋异禀或家学渊源,恩科擢拔出来的大都是中等之才。」
「元旻自小巡边犒军数次,虽未上征战前线,坐帅帐丶指挥大小战役的次数还是有个几十回的,自然深谙此道。不过图寒门出身的干系少根基浅丶用着放心。」
「臣弟听闻元旻虚设太尉一职,亲自操刀军务。」
顿了顿,又道:「臣妄自揣测,他是想拿谁开刀了。」
苻沣更诧异:「谁?」
苻洵极目北望,神色逐渐凝重:「若是臣,定先整顿——北。」
第39章星辰乱
苻沣一怔,半晌才缓过来,浅酌一口:「永平王真是天生的君王,如此大国,六七个月就能大致收回权柄,还撑起了征和一朝的新政。」
苻洵眼神悠远:「泱泱之国,末大必折,尾大不掉。翊怀王时,阖宫二三十个王子各有世家支撑,闹了十多年,死得只剩四个王子;其子翊昭王启用新政丶实行个三十年或有成效,可惜天不假年;其后世家势力反扑丶致使内乱四年,到了元旻这里,变法已是火燎眉梢的事了。」
苻沣点头,目露忧虑:「永平王才二十多岁,此后还有大把寿数去推陈出新,他的才干你我亲眼目睹,翊国兴盛已是大势所趋。」
「陛下不必忧心」,苻洵举起黑釉盏向北遥遥一敬,舒臂丶缓缓将酒液浇到地上,「若是,元旻比其父,更英年早逝呢?」
转过头的瞬间,眼神犀利如鹰隼。
苻沣震悚,颤声道:「你要作甚?」
只一刹那,苻洵眉眼又舒展开,调侃道:「无他,只是听说元旻经常三更睡五更起,如此辛劳,非长久之相啊…」
「积些口德吧」,苻沣松了口气,低叱:「哪有你这样空口白牙咒人去死的?」
苻洵漫不经心:「臣弟在灵昌时,与元旻来往颇多,说话也就随意些,王兄勿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