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是,是臣愚钝了。”

皇帝同‘一家人’闲聊,差点又乱点鸳鸯谱将祁家大公子也许给了男人去,这般惊世骇俗之举于众臣来说,原是当口头胡言,却不想险些成了真。除了伴君之时更加畏惧天子之威了,众臣还更怕燕郡王了,尤其是那些个武将家。

至于今日在场臣工各自回去后吩咐家中子侄明日猎场上不可过分出风头,免得来日被萧恪看上抢回府里那便都是后话了。

玩笑话点到为止,萧恪敛了神,就着方才太子提起的话头儿又扯了回来。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有一处合了臣方才的心思,想恳请陛下成全。”

“喔?何事你且说来听听。”

“明日行猎,照理讲臣身为皇室子也该是陪伴诸位殿下的,只是臣这骑射技艺,陛下您也知道。故而,臣想请陛下允准让贺绥代臣出席,也免得明日臣出了糗,白白惹笑话。”

齐帝闻言却并未置可否,他端详了萧恪一阵,忽得向在座所有皇子臣工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在场诸人皆垂首沉默。

朝中谁人不知道抚宁侯贺老将军与先宁王关系匪浅。当年宁王因病暴毙后不久,贺老将军便被急急派往边关。之后不过一年光阴便战死沙场,京中妻室闻讯殉情,独留下贺绥这个幼子养在了宫中。因为齐帝忌讳,老侯爷过世已十多年了贺绥仍没能按例袭爵,如今又被逼嫁给另一个男子,囚于内宅不得出,而皇帝不仅下了荒唐的旨意,还对始作俑者的燕郡王宠爱有加,甚至委以重任。

帝王之心这般难以琢磨,众臣哪里敢答。

三皇子却在此时道:“父皇,依儿臣看不妨便依了燕郡王之请。此次秋猎事务,全是由燕郡王辅佐太子殿下操办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则,贺家子既已入了王府,虽未行礼算不得正室名分,但也算半个燕郡王府的人,不妨……”

太子却在这时和三皇子唱反调说道:“父皇,贺绥尚未行全礼,便算不得燕郡王府的人,且贺绥如今无官无职,断没有资格代替允宁。”

“皇兄此言差矣,这秋猎本就是父皇天恩与臣同乐,让贺家郎君一道,不正好彰显父皇圣恩滔天?”

原本是前代人的恩怨,让着两位殿下一吵,转眼又成了大位之争,众臣更不敢随意搭腔了。

齐帝本来还在犹豫,听了两个儿子你一言我一语更是头痛,挥挥手便允准了萧恪的请求,又扬声道:“允宁身负守卫要务,如此重担在身,朕和太子身边少不得他。婚事是朕的旨意,虽未完婚倒也算不得两家人,众爱卿不必多言、照办便是。”

下面众卿自是连连称是,巴不得不摊上事才好。

皇帝被吵得头痛,也无心再说下去了。只嘱咐了让萧恪好好辅佐太子,将这行宫左右看顾好了,再命行宫官员听从燕郡王调度便将殿中众人都赶走了。

“三殿下,臣多谢殿下仗义执言。”

“不必,父皇本也有此意,我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三皇子方才出言确实有心要卖萧恪一个人情,薛家的人已将萧恪的话一字不差说给了他和母妃听,虽说这堂弟如此贪心确实意外,但贪总比什么不贪更可信些。不过刚散了朝会,萧恪这般大张旗鼓来到他面前道谢倒还是有些意外的,不过面上还是顾着的。

寒暄了没几句的功夫,太子身边的贴身大太监洪顺这时候碎步赶过来,向两人问了安之后,张口便是太子殿下传燕郡王过去有吩咐。

洪顺不过是一个内侍,尚敢狐假虎威,当着周遭群臣的面对萧恪呼来喝去的,可见他主子的态度。三皇子在旁笑而不语,拍了拍萧恪的肩便先行离开了。

只是被领着去见太子的萧恪在进了太子所居宫殿之后,立刻变了副神情,他就站在门口朝靠在窗口逗雀鸟的太子躬身一礼。

“臣多谢殿下帮衬。”

萧定昊用小银匙舀了一勺谷粒逗弄雀鸟,说话时却连头都没有转一下。

“别自作多情了,本宫只是为了帮靖之罢了。你既叫人传话说要帮靖之夺回应有的爵位,本宫姑且信你一次。”

“那明后两日,还望殿下依臣信中所写行事。”

“左右父皇宫禁出了事,你自己做好准备便是,本宫可从来没听到你今日的话。”

“是,臣记下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