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1页)
齐帝手中的酒杯落在桌上,庭中丝竹歌舞之声骤停。
四周一片寂静之声,伏郡王妃在旁悄悄扯了扯婆母的衣袖,秦太妃脸上怒意难掩,在场不少人的心都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萧恪却在这危急之时冷笑了一声,转身朝那先前翩翩起舞的宫娥走去。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他俯身自宫娥裙摆下捡起了那只不小心被踩了一脚的酒盅,返身回到秦太妃桌案前,也不擦拭酒杯,不发一言就直接伸手取过桌上酒杯再次斟满,单手将那沾染着尘泥的酒杯举到了秦太妃面前,平静重复道:“母妃请。”
秦太妃盯着那只脏了的酒具,抬头怒视着面前亲生的幼子,却始终没有伸手去接。
“母妃请。”萧恪又将那酒盅往秦太妃面前一送,几乎就要抵在了妇人嘴边。一旁的伏郡王妃见状,伸出双手要去代婆母喝掉。
啪!
萧恪抬手将长嫂的手打开,那声音在寂静的庭中显得格外刺耳,众人噤若寒蝉,唯有齐帝好整以暇看着宁王这一家子的内斗来,而从始至终,对于萧恪种种放肆不孝的行径,他都未发一言。
“这酒是陛下让秦太妃喝得,长嫂可别错了规矩。”
只一句,伏郡王妃便不敢再过多阻拦了,秦太妃终于动了,她一把夺过面前的酒杯,也不管那只酒杯是不是刚刚被宫娥踩在脚下过,便将酒水一饮而尽。
萧恪嘴角挂笑,双手交叠在胸前朝秦太妃浅行一礼,口中道:“儿子谢母妃宽恕。”
而后走回正中,一抖袍袖,不发一言朝上首的齐帝再是一拜,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齐帝心满意足,抚掌大赞道:“允宁实乃子侄一辈的表率。朕那几个不成器的小子该同你这堂兄弟多多学习才是。”
“父皇说的是,儿臣等自是该向允宁多学学,才好辅佐太子殿下。”满座之中,三皇子率先举杯起身附和皇帝的话,他一开口,其他几个小的也跟着举杯起身朝萧恪示意。
自有内侍奉上酒,萧恪拿了,侧身朝一众起身的皇子龙孙回礼,却先那几位殿下一步微躬下身子,也算全了起码的礼仪规矩。
以太子的身份,萧定昊无需迎合皇帝这种话,萧恪却还是在敬了一众皇子后朝太子举杯示意,而后仰头一饮而尽。
齐帝一直打量着在座众人,当他视线转向秦太妃那边时,康王却在旁忽得开口赞叹道:“允宁天资聪颖,只是年纪小缺些个历练罢了。不是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皇兄不妨让允宁多历练历练。”
齐帝闻言转回头笑骂道:“你这又从哪里听来的词就随便往上用。”
康王摸头傻笑了几声,回道:“皇兄还不知道臣弟嘛!实在是胸无点墨,听到什么就夸夸,也不知道允宁这般聪明的孩子该怎么夸,还得皇兄教教我啊!”
“朕可怕被你小子气死。你不是夸允宁聪慧?找日子,你去燕郡王府住几日,说不准过阵子连上阵杀敌都能学会了。”
齐帝又将话茬带到了贺绥身上,萧恪闻言神色一紧,康王却大笑了几声连连摆手道:“别别别!皇兄饶了臣弟罢!读书写字就够折腾我了,舞刀弄枪着实来不了!来不了!臣弟可不喜欢尘土飞扬,臣弟只喜欢温香软玉。”
康王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本就是兄弟之中最年幼的,齐帝继位之时他不过是个十岁的半大孩童,后来建府搬出去更是索性泡在了女人堆里,不过大抵也是这个缘故,康王是齐帝几个手足兄弟活得最逍遥自在的,偶尔还能同今日这般与齐帝插科打诨,说笑两句。
兄弟俩随口说笑两三句,齐帝嘴上虽斥了幼弟却还是将他那话听了进去,视线扫过自己的几个儿子,而后对躬身立于正中的萧恪说道:“不过九皇弟说得也是,允宁这整日回府惫懒也是时光空度。既如此,朕就将…通政司交予你统管。自明日起,你每日去东宫之后,便去通政司应卯罢。”
通政司勘合关防公文,奏报四方臣民之言,明面上是替皇帝整理奏折纳言的文书之所,实则掌百官万民上诉之声,是实打实的权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