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3页)
邓丽娟原本准备了一个舞蹈节目,如今看来气氛不对,演不成了。想了想,她干脆道:“土办法,我上,你让靓靓她们伴奏,搞个点歌节目,还能捞点儿外快。”
“也行。”朱艳艳点头同意,冲靓靓她们努了努嘴道:“那等下把背景音乐一换,你就赶紧上,气氛方面把握一下,是喜丧,别弄得太悲伤。”
说话间,小六已经唱完下台,邓丽娟不再耽搁,手持话筒小跑而上,伴奏的靓靓几人也适时弹奏起了一首雄壮的《精忠报国》。
在这慷慨激昂的伴奏中,邓丽娟提高了声调:“亲爱的朋友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老人家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音容笑貌,她的高风亮节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老一套说辞,台下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邓丽娟继续加大音量:“在这里,我给大家表演一个绝活,献给在座各位,算是表达对孝子们照顾老人的敬意!”
听到有绝活,台下终于有人抬起了脑袋。邓丽娟眼疾手快,伸手扯了扯贴合大腿的皮裤,再弯腰捡起几瓶没开的青岛啤酒,一字排在跟前。待到背景音乐到达高潮时,她双脚前后一划拉,一个劈叉,手中酒瓶用暗劲往台面砸去。
“砰!”
就在大腿贴地的瞬间,邓丽娟手中的啤酒瓶盖窜天猴似的飞起,酒花喷泉般从瓶中射出,在三四米高处四下洒开,如同烟花盛开。
“好!”
台下顿时一片叫好声。邓丽娟操起另外一瓶,又是一个劈叉。
“砰!”
“砰!”
“砰!”
整整一排啤酒,随着她一个一个劈叉,一瓶一瓶喷涌而出,在舞台上形成了一个瀑布般的奇观。
“好!”
无数叫好声响起,有人起哄:“美女,你裤裆破啦!”
邓丽娟不以为意,依旧笑得灿烂。这是她14岁跟着唱道场的肖爷爷跑场时练会的绝活,这么多年屡试不爽,今天自然也不会例外。
气氛被调动起来,邓丽娟扬起脖子,把手中半瓶没喷完的啤酒吞下肚,趁热打铁道:“在座的好朋友们,俗话说,一曲哀歌送亲人,忠孝礼义仁。各位贵宾如果需要寄托哀思,我可以用歌曲代为表达,二十元一首,五十元为您唱三首,价格公道,礼轻情意重!”
有了绝活铺底,台下马上就有人喊道:“花鼓戏晓不晓得唱?”
邓丽娟笑意盈盈:“会,《刘海砍樵》和《补锅》都会!”
“别唱花鼓戏,太土了。”右手主桌上一个穿皮夹克的男人起身问,“《祝你平安》会唱吗?那个谁……那个眯眯眼叫啥来着?”
“孙悦。”邓丽娟忙不迭点头,“大哥有品位,这歌最适合表达对亲人的不舍之情。”
皮夹克表示赞同,掏出二十块钱扔到了舞台上:“那来一首。”
邓丽娟俯身捡起钱收进皮裤口袋,问好了名字、亲属关系,一拍话筒,干咳一声后,大声道:“感谢刘顺利大哥点歌,刘顺利大哥作为刘老太太的表侄儿,孝心感天动地,现在我们请听刘大哥点播的歌曲—《祝你平安》!”
伴奏很快响起,邓丽娟看了一眼棺材,又看了一眼皮夹克,脸上满是款款深情,沉痛唱道:“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
还没进入副歌,邓丽娟隐约听到舞台后有人在喊她,只是声音嘈杂,她没有听清:“……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
后台又响起了一声:“姐!”
“生活的路,总有一些不平事,请你不必太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
“娟姐!”
喊声再起,这一次急促许多,邓丽娟终于听清了,是小六在喊。她退后两步,侧身撩开舞台后的帆布口子往后看去,声音是从靓靓开来的那辆车的车厢中传来的。但车停得歪,这个角度看不清里面发生了什么。
“姐,救我!”
这一下,邓丽娟终于听清了。来不及细想,她一个鞠躬,放下话筒,弯腰出了帐篷,三两步跨上车厢。眼前场景让她怒火中烧—一个喝得大醉的男人正对小六上下其手,小六已经被逼得无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