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9 1 结算01(第2页)
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玩家都能凑齐一帮子朋友组上一局,又或者性格很I的人本身很难体验与一大群人共同游戏的乐趣,于是就有了单人或是双人剧本杀的模式。
在这些剧本杀里,玩家扮演特定角色,仅需要与剧情NPC或是另一个玩家互动,从中获得线索,并以此还原出整个案件的真相。
非要形容的话,这就类似单机版的角色扮演类的推理游戏,只是载体和形式稍有区别罢了。
这道题里有两个“郦家三小姐”的选项,若是没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玩家乍然见了,八成会以为是题库出了BUG。
但沈莳只要仔细一看G和H两个选项附带的照片,就能区分出哪个是孤僻自闭的真正的三小姐,而哪个又是镜妖化形而成的“三小姐”了。
照片里的两人皆是六七岁的年纪,长相完全相同,皆穿着精致漂亮的旗袍,鬓边别着小花,除了一个脸偏向左边,一个脸偏向右边之外,怎么看都像是同一个人。
但沈莳还是一眼就区分出了哪一个才是她要找的“三小姐”。
证据就在于两人别在鬓边的那簇小花。
G选项的小姑娘,野花别在了左边鬓角,而H选项的则在右边。
沈莳和吴景澜就是通过这个破绽,才锁定了“三小姐”与真正的三小姐并非同一个人的事实。
若按拍摄顺序来排序,最早的一张全家福里,三小姐只有三四岁的模样,独自蹲在地上,右手拿着一根树枝涂鸦,完全不肯配合镜头。
那时,她鬓角的小花还是戴在右边的,与她持树枝涂鸦的手的方向相同。
但接下来的几张照片,女孩儿长大了,小花也从右边换到了左边。
特别是在最后一张照片里,小姑娘躲在镜子旁边悄悄给自己化妆,右手拿着一盒口脂,左手尾指沾唇,正在给自己的嘴唇上色。
这令沈莳联想到了自己在吴景澜的蜡像上涂膏药的一幕。
而他是个右利手,所以当时下意识就用了更灵活的那只手替吴景澜抹药,正好与“三小姐”的动作完全相反。
——这就很有趣了。
沈莳曾经听说过部分幼儿小时候因右脑与左脑发育程度相当,所以更偏向使用左手,但长大以后渐渐就因为左脑优势而重新变回了右利手的情况,但小时候是个右利手,长大些却渐渐变成左利手的,除非是有意训练,不然实在是太过太过罕见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于是在这个变格本里,果然就闹妖了。
在发现了三小姐的惯用手可能变化了的破绽之后,沈莳和吴景澜决定对此进行实验。
因两人都是从来不戴头饰的男性,经验不足,所以在院子里捡了一堆枯草败叶,往自己头上试验。
最后他们终于确定,若不是刻意把饰品戴到对侧的话,一般人都更偏向于用优势手去拿头饰,然后顺势别到与优势手同一边的鬓角处。
也就是说,真正的三小姐是个右利手,会把小花别在右边鬓角;而冒牌的“三小姐”则是个左利手,花也戴在了左边。
那么,什么东西才会在“化形”之后左右颠倒呢?
沈莳和吴景澜立刻就想到了,二小姐提过的,她在幺妹房间里看到的那面背朝外放的,能映出村中被害者们的遗物的古怪镜子。
——难怪【非定向剧透】会给他们一张看似与剧情毫无关系的水潭子的照片作为“提示”。
——能照出人影的水潭子,本身就是一面“镜子”啊!
当然,光凭几张照片上的细节,沈莳和吴景澜还不敢完全肯定“三小姐”就是镜妖的推论——万一猜错了,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但不久后,他们就从保姆秦嬷嬷那儿得到了一个更有力的证据。
秦嬷嬷说三小姐小时候戴了一只带铃铛的金手镯,“长大”以后她嫌镯子丁零当啷吵得慌,于是就让保姆帮她把金镯摘掉了。
这点其实很好解释。
毕竟“三小姐”是每隔两三个月就要在村里杀人取血的怪物,手上戴着会响的镯子那多不方便作案?让保姆替自己摘掉也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