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2页)
“魏春,我还有事要你去做。”
魏春连忙上前:“东家请说。”
。
夜幕四合,细雨横斜。
魏渝带着伪装成仆从的镖局汉子来到刘府。
临下马车时他特意嘱咐一句:“将箱子抬进来。”
刘家管事打量箱子几眼,心道这个魏渝倒是还有得救,想来这一箱子应该都是孝敬大人的银钱。
魏渝几人被管事迎到雅致的堂厅,桌上摆着二十来道珍贵菜肴,左右立着两男两女,镂空屏风后传来悦耳丝竹声,原来还有一位曼妙女子孤坐抚琴,却不见刘参政的身影。
管事道:“魏掌柜先用饭,刘大人临时有事,怕是要等会儿才能来。”
魏渝心里明镜,笑道:“有劳。”
没一会儿,就有娇俏侍女碎步上前,塌着杨柳细腰与魏渝倒酒,见着魏渝没动,又柔声道:“东家可是嫌弃奴家倒的酒不好喝?”
魏渝淡声道:“我初来明州,身子不适,郎中劝我莫要饮酒,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女子一顿,又一清秀小哥儿上前:“奴给东家布菜。”
“不必。”
魏渝又道:“刘大人不在,我哪里敢动筷。”
那四人对视一眼,好似都没了计策。
也就是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哎呀呀,真是让魏东家久等,实在是总督有事,我半分也不敢耽搁。”
魏渝起身拱手道:“草民拜见刘参政。”
“今日你我叔侄相聚,没有这些繁文缛节。”
刘参政看一眼侍从,嘴角笑意消失得无影无踪:“放肆!本官不是说过让你们先伺候魏东家用饭,怎么一个个不懂规矩,怕是连乡野村户的泥腿子都不如,连本官的话都敢敷衍不听!”
那四人连忙跪地求饶。
魏渝心中冷笑,好一个指桑骂槐。
“罢了,罢了,莫要扰了本官与贤侄用饭。”
那四人哭哭啼啼离去。
刘参政一落座,魏渝就极有眼色为他倒酒,刘参政瞧他一眼,笑道:“我可是听说贤侄的山货药材生意在明州出了名气,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想当初就是邺城宋家也没你的谋划和声量啊。”
“我年纪小,鬼点子多,都是上不来台面的东西罢了。”
魏渝放下酒盏,拍拍胸膛,叹气道:“若不是郎中叮嘱我这些日子不能饮酒,不然我定要自罚三杯,当初铺子开张就给您和总督送了薄礼,却因着忙碌一直没给您下拜帖,竟然还让您这等长辈给我这个小辈下帖子,哎,这实在是有失礼数啊。”
刘参政咽下劝酒的话,知晓此人是个滑头,遂开门见山道:“贤侄可知道鼓楼的珍珠营生是谁的?”
魏渝瞪圆眼睛:“难不成是刘大人的?”
刘参政指了指上面:“是马总督的。”
魏渝继续装糊涂,道:“怪不得鼓楼的珍珠品相高超,既是总督大人的生意,那想来定然是极好的。”
刘参政气这滑头小子油盐不进,拍桌怒喝道:“你那漆盒帮着丰隆街的珍珠铺子炒热名声,可知道给大人的珍珠生意惹来多少麻烦?你难不成真想与总督大人作对!”
“大人此言差矣。”
魏渝皱着眉头道:“草民哪里敢和大人作对,草民可是为了总督大人的名声费劲心血。”
他看向一旁的镖局汉子:“将木箱打开。”
刘大人这才注意到堂厅多了个长方木箱。
就见着这几人从里头抬出一块牌匾,上头有一行小字“蒙马总督教化,商贾知义,守诺,不刻剥,特建救济堂一所,以解流离失所百姓之苦。”
魏渝笑眯眯道:“魏家商行与珍玉斋清宝斋以总督大人的名义合力建造了救济堂,现在已有不少流民孤儿得到照顾,草民知晓总督大人贵人事多,不敢叨扰,遂今日将牌匾带来刘大人住处,还望刘大人能替大人为救济堂赐名。”
刘参政双目瞪大,这,这小子竟然还会以退为进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