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7页)
一人一文钱,来回便是两文钱。
魏承带着罐罐到是车板上已经坐了不少人,陈老汉看他们一眼:“走不?”
魏承点头:“走。”
他刚想放下手里的柴想把罐罐抱起来放在车上,就听到有个婆娘大声道:“等等我,等等我。”
陈老汉吧唧一声嘴:“坐不开了,明儿趁早来了!”
魏承扶着罐罐做坐好,自己也将柴火抱在怀里,他往下瞥了一眼,正好看到来人竟然是全子和他娘。
全子看他一眼,又快速朝上瞥了一眼,装作看不见的样子。
“哎呀,陈老汉,你也不问问承小子有没有铜子你就拉,他这两捆柴若是卖不出去,那你可算是白跑了!”全子娘气喘吁吁的拍着胸膛:“我们娘俩可是带够铜子的!”
陈老汉犹豫一会儿,看了看魏承。
魏承面色不变,从怀里掏出两枚铜子送到陈老汉手中:“我恰好只有两个铜子,回来我俩走着。”
回来要买的东西很多,他们不能坐村里人的牛车。
卖黄金子的事情不能叫任何人发现。
陈老汉将铜钱塞进怀里,一扬鞭子,用村话喊道:“走咯!”
“哎?哎!”
全子娘还不死心往前追了追:“这,这儿……”
“算了娘,明天走就明天走吧,你忘了魏承捡的那个孩子……”全子硬扯住他娘。
全子娘气愤跺脚,骂道:“一群遭祸的,且看他们半路翻车不翻车!”
牛车晃晃荡荡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镇上。
这是罐罐第一遭来到镇上,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两边叫卖的摊贩,看不到尽头的长街,他眼睛瞪得圆圆的,但也更害怕了,小手紧紧牵着魏承,不敢松开一刻。
“莫怕,跟着哥哥就好。”
说起来这也是魏承第二次来镇上,对于陌生又之于现在的他们繁华热闹的一切,心里也有些七上八下。
但他是哥哥,他不能在罐罐面前露怯。
身后还有些村人,他们不能直接去找收蛙子的药铺,只能沿着长街一边闲逛一边学着别人叫卖。
走到一片小铺前,有家在侍弄糖人,那颜色鲜亮,猪儿猴儿兔儿个个惟妙惟肖;还有一家再卖冰糖葫芦,两个稻草上面扎满了个大红艳的山楂,那糖衣在太阳底下闪着淡淡的珠光,瞧着就漂亮,离着老远都能闻着一股酸酸甜甜的香味;还有一家铺子前摆着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糖糯糕,有红的,黄的,白的,上面撒着细碎的果仁碎,也不知是什么果仁儿,糯米的香气混着炒熟的干果香,香得他和罐罐直接就走不动路了。
这几个摊铺围了许多大人小孩。
莫夫郎那日给了他二十文。
给了豆苗娘六文,牛车两文,拢共花了八文,只剩下十二文。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要留下两文回家坐牛车。
所以现在只能花十文钱买些吃的解馋。
“罐罐,你想吃什么?”
罐罐吸溜口水,揣小手手,摇头:“不吃,不吃,买豆豆。”
都馋成这样了还想着买地豆?
也许在罐罐心里豆豆最便宜也最能顶饱。
魏承左右看了看,小声对罐罐道:“先选一个最想吃的,等哥哥卖了蛙子,咱们再来买别的。”
“可以吗?”罐罐眼睛亮晶晶。
“当然可以。”
罐罐小手一指糖葫芦:“要,要这个。”
“好,哥哥给买。”
魏承先是看了看别人是怎么买东西的,也上前问道:“糖葫芦多少文一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