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国家宣布开发浦东之后,一大批人到浦东去上班,那时候,跨江轮渡就是他们的交通工具,每天挤去浦东上班,下班再搭船挤回浦西的家里休息。

现在是2006年,浦东已经大变模样,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成了上海的新地标,环球金融中心快要竣工,一切都焕然一新。

但跨江轮渡却一直保留着,哪怕连接浦东浦西的隧道高架地铁接连修成,也一直没有取消。

在桑悦很小的时候,罗英就带她去坐过轮渡。

当时她个子小,不用买票,罗英给自己买一张一块钱的单程票,母女俩搭晚上八点那班上船,坐到浦东,偷偷呆在轮渡上不下船,再跟着下一班坐回浦西。

黄浦江的夜色很美,一边是金色的万国建筑,十里洋场,一边是新兴的高楼大厦,霓虹灯耀眼。

更重要的是,江上的夜风很凉快,比闷热的小屋子舒服太多,比弄堂更适合“乘风凉”。

就在去年六月份,外婆家也装上了空调。

但家里人节省,觉得老房子太破,密闭性差,到处都有空隙漏风,开空调太费电,就算是35度的高温天,也只在晚上十点之后开空调。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有分时电表,电费半价。

晚上坐轮渡这个活动,依旧存在在罗英和桑悦的生活里。

等母女俩从最后一班船上下来,再沿着夜色,慢悠悠地走回弄堂,差不多刚好是十点。

弄堂口的永和豆浆已经打烊关门,斜对面的步行街口,原本三层楼的利华公司早在几年前拆掉,变成了如今的宏伊广场。也是桑悦看着它一点一点造起来的。

此刻,宏伊里的高楼尚未熄灯,在黑夜中显得明亮璀璨。

罗英瞥了一眼,转进弄堂,顺嘴同桑悦讲:“阿拉弄堂各的,好像马上要拆迁咯。”

桑悦:“为什么拆?宏伊广场不是造好了吗?”

罗英:“听说是世博会,要修地铁。”

现在距离南京路最近的地铁是2号线的人民广场站,但要穿越一整条步行街,走到新世界城那边,距离外滩则是更远,起码走半个小时,很不合理。

2010年上海要开世博会了,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游客来,政府一直在规划地铁线路。拆迁的事情,也传了两三年了,到最近才越来越有眉目。

只是通知一天不下发,一天都只是“听说”。

桑悦嘟了嘟嘴,不以为意,只是在楼梯口停下脚步,冲着罗英说:“妈,我先去沈照清家一趟。”

“组撒?(干什么?)是不是又要玩电脑去咧?”

“玩什么呀!去洗澡!”

外婆家人口众多,虽然外公已经去世、周骏才没来,家里都是女人,但洗澡还是和以前一样,要拉上塑料帘子、烧水用塑料盆洗,特别麻烦。

特别是现在时间已经不早,大家都在楼下看电视,进进出出更是麻烦加倍。

桑悦不是第一次去沈照清家洗澡了。

她朝罗英挥挥手,说:“沈照清肯定还没睡,我去借用一下他们家的浴室,马上回来啊!让小阿姨等等我,等我回来再放剧!”

桑悦的小阿姨就是罗敏,她是整个家里最具有享乐主义精神的人,和其他人的勤俭节约截然不同,属于那种想吃就吃、想买就买的人。

外婆曾经说过,罗敏没出嫁的时候,刚发了工资,就跑去楼下的利华公司,十块钱买了两个铁片耳环,是九几年的十块钱。

甚至,她买完带了两次还就不要了,一直丢在家里,去国外也没带走,实在太浪费。

对此,罗敏丝毫不以为意,直接说:“我自己赚的钱,花得开心么就好嘞,有撒好哇啦哇啦的啦。”

罗敏喜欢看韩剧,之前罗枚为了听越剧把家里的VCD机换成了DVD,罗敏也买了一些韩剧的碟片回来,等晚上开了空调,用DVD放,全家一起看。

最近在看的是《浪漫满屋》,桑悦喜欢《蓝色生死恋》,但对《浪漫满屋》这样的题材也接受良好,每晚不肯睡觉,跟着罗敏和贺云皎一起看得津津有味。

因而,桑悦跑出半条弄堂,还频频回头提醒罗英:“妈!一定不要让小阿姨放啊!等我!”

罗英皱了皱眉,远远打量了几圈桑悦小朋友那依旧平板车的身材,回答道:“知道了!你快点回来!别老给沈照清添麻烦!”

“他才不会觉得我麻烦呢——”

小姑娘清脆的声音渐渐消失在弄堂最深处,听不清晰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