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1页)
本科学校鲜少人知,至少曹木青是没听说过,硕士一跃到了R大,又读了博士、跟了大佬,现在,工作了三年左右就打算申请副教授了。
那位老师与学界的许多大佬熟稔非常,于是有许多的耀眼头衔,xx青年、xx学者,凭着这些耀眼头衔也拿到一些国家课题,可学术水平……曹木青是并不欣赏的。
曹木青并不知道如何才能结识大佬。
但曹木青以为今年应该还会是自己的。
她的论文更多一些,引用数量也更多一些。
她很自信,也势在必得。
可在他们这所985高校,“被中央部委采用了的研究报告与工作方案”也会计入评分系统。
现在,竞争对手一下子就多出N个部委红章,评分可能高于自己,曹木青竟恍神了下。
她本来想怀孕之前升上这个副教授的。
可现在计划都被打乱了。
与她关系要好的另个教师建议她:“你能找到什么门路吗?赶紧也去呀!她那些章,全部都是同个部委盖出来的!那些字,全部都是同一个人签出来的!过分极了,xxx看到了!”
“我,”当时曹木青看着她,说,“我并没有任何门路。”
朋友一时失语。
为什么,不论过程多么严谨、多么透明,也依然有操作空间?
可即使她这样难过,今晚也是要备孕的。
而后再重复那个“期待、检测、失望”的过程。
曾有一次,同房七天后,她收获到的并非失望,而且惊喜。
可谁知——
想到这个曹木青黯然了下,她想起来今天晚上刚刚看到的新闻,对杨清河说:“备孕真的好辛苦。我今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妈妈,胎停了29次之后才终于生下一个小孩。”
杨清河不在意地问:“什么叫胎停?”
曹木青一瞬间就睁大眼睛看着他:“杨清河,你不知道什么叫‘胎停’?!我上一次怀了十一周胎停的,我住院、清宫,你现在说,你没听过这个词儿??”
杨清河愣了一下,连忙安抚:“我忘记了嘛!老公一向记性差嘛!我知道你掉过宝宝,我只是忘记这些细节了。”
曹木青却难以置信。
那是她本人痛彻心扉、刻骨铭心的一个记忆,她毕生的坎,可杨清河竟轻飘飘地就忘记了。
大概,因为痛的并不是他。
杨清河又赶紧安抚,夹给妻子一块排骨:“来,尝尝这个,我今天熬了好久的。”
曹木青吃着排骨,想着已经备孕半年了,又提出建议:“我们两个旅游下吧?我刷小红书,好像在旅行途中特别容易怀上宝宝。”
杨清河看看老婆,最后终于说了一句:“如果你想去,那就去。”
杨清河是答应了的,可曹木青也没开心。
结婚多年,他们从未一起旅游。
杨清河不喜欢旅游。或者,确切地说,他不喜欢花钱。
对于“旅游”,曹木青曾提过多次,可杨清河总缺乏兴趣。
这两年曹木青也渐渐发现,似乎,杨清河对“与他妻子在一块儿”这件事情,就是没兴趣的——他从不想组织旅行,也从不想参加活动。曹木青曾报名过些北京本市的项目,比如攀岩呀、密室呀,杨清河虽不大反对,可其实也并无热情,一向都像迫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