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00(第5页)
nbsp;nbsp;nbsp;nbsp;马车里传来轻快的声音,车轮滚动着出了晋王府的大门。
nbsp;nbsp;nbsp;nbsp;“公子,你瞧这黑云。”
nbsp;nbsp;nbsp;nbsp;顾知灼从窗户探头,示意他看头顶的阴云。
nbsp;nbsp;nbsp;nbsp;已近黄昏,天色有些暗沉,涌动的黑云笼罩在晋王府的上空,风一吹,大门上贴着的大红喜字又掉了下来。
nbsp;nbsp;nbsp;nbsp;谢应忱陪着顾知灼学过天象,沉吟道:“乌云盖顶,家破人亡?”
nbsp;nbsp;nbsp;nbsp;嗯嗯。她傻乐着点头:“师父说过公子有天赋的。”
nbsp;nbsp;nbsp;nbsp;谢应忱就笑:“师父对谁都这么说。”
nbsp;nbsp;nbsp;nbsp;“才不是呢。师父说,我最有天赋。要是出家入道门,说不定还能当个国师,光耀门楣。”
nbsp;nbsp;nbsp;nbsp;胡说,出什么家!谢应忱的手指勾起她的发尾,俯身在她耳际道:“不当国师了,当禁军统领好不好?”声音里带着一种蛊惑的意味。
nbsp;nbsp;nbsp;nbsp;顾知灼在国师和禁军统领中间犹豫了一息,愉快地选择了后者。
nbsp;nbsp;nbsp;nbsp;很好,不出家了!谢应忱放心了。
nbsp;nbsp;nbsp;nbsp;车轮骨碌碌地往前,把晋王府抛在了身后。
nbsp;nbsp;nbsp;nbsp;晋王府挂白,所有的大红喜字都被取了下来,烧成灰烬,又正式对外报了丧。
nbsp;nbsp;nbsp;nbsp;晋王连夜招来小庄子的管事,问清楚谢璟他们误入庄子的整个经过,在知道谢璟不敢回京城,安顿好季南珂后,又匆匆赶回西疆后,心彻底冷了。
nbsp;nbsp;nbsp;nbsp;王府管事来问世子的丧事事宜,晋王也只说了一句”简办”,就把自己关进书房里整整三天。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为了世子的死悲痛欲绝,直到第四天一大早,晋王从书房里出来。
nbsp;nbsp;nbsp;nbsp;他的脸上虽不似三天前的颓丧,但短短三天,鬓角染霜,乌发与银丝相缠。
nbsp;nbsp;nbsp;nbsp;当他走进文渊殿时,苍老的模样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nbsp;nbsp;nbsp;nbsp;“王爷……”卫国公脱口而出,“你怎就老了这么多。”
nbsp;nbsp;nbsp;nbsp;晋王笑了笑:“年纪大了。”没再多说。
nbsp;nbsp;nbsp;nbsp;早朝已经停了许久,大启朝上下所有的政事如今全都在文渊殿解决。
nbsp;nbsp;nbsp;nbsp;向谢应忱见过礼后,晋王在众目睽睽下,呈上了一道折子,并躬身道:“太孙殿下,自今年起,大启境内灾祸连连,先是大坝决提,再是地动、疫症。又有前朝余孽虎视眈眈,在江南煽动民心,图谋不轨。”
nbsp;nbsp;nbsp;nbsp;不止是这一年。
nbsp;nbsp;nbsp;nbsp;仔细想想,自打今上继位后,没有一年是风调雨顺的。
nbsp;nbsp;nbsp;nbsp;不是天灾,就是人祸。
nbsp;nbsp;nbsp;nbsp;其他人也都想到了,有些唏嘘。
nbsp;nbsp;nbsp;nbsp;重九接过折子呈了上去,谢应忱一边翻看,一边听晋王说道:“臣想请太孙殿下,代君祭祀太庙,为国祈福。”
nbsp;nbsp;nbsp;nbsp;这番话,说得不少人都有些莫名其妙。
nbsp;nbsp;nbsp;nbsp;好端端的,祈什么福?
nbsp;nbsp;nbsp;nbsp;而且,让太孙代君祭祀?岂不是在向天下宣告太孙的正统地位……当然这对太孙党而言是极大的好事,却也代表了三皇子继位的可能性又一次被大幅削减。难不成晋王让承恩公气疯了,打算放弃三皇子投诚太孙?
nbsp;nbsp;nbsp;nbsp;承恩公也是这么想的,陪着笑脸道:“王爷,有话好好说,别冲……动。”
nbsp;nbsp;nbsp;nbsp;谢启云是死了。
nbsp;nbsp;nbsp;nbsp;可是晋王也捅了他一剑,算扯平了。何必再得理不饶人?为了这点事就要另择新主,也太没有原则了。
nbsp;nbsp;nbsp;nbsp;“孤允了。”
nbsp;nbsp;nbsp;nbsp;谢应忱合上了折子,抬手让承恩公不要插嘴,淡声道:“云城真人羽化后,大启国师之位已经空悬十年,大启灾祸连连,孤以为,应当尽快择定国师。“
nbsp;nbsp;nbsp;nbsp;国师求的是大启国运,云成真人在世时,经常闭关,为国运祈福。
nbsp;nbsp;nbsp;nbsp;师父入世是为了夭夭,夭夭的事一了,他就会回天心观。不然的话,师父肯定是最适合的。
nbsp;nbsp;nbsp;nbsp;“由道录司先择出适合的人选,三日内呈上来。”
nbsp;nbsp;nbsp;nbsp;道录司属礼部,礼部尚书连忙应诺。
nbsp;nbsp;nbsp;nbsp;没有国师,祭祀的黄道吉日,只能再由礼部尚书去了一趟太清观,请观主占吉,一连三卦后,定在了十月十五。
nbsp;nbsp;nbsp;nbsp;也是顾知灼及笄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