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借城隍爷的三足铜香炉当锅(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她站在庙外一喊。

八个小乞丐便举着手里的葛根块像一阵风似得冲了出去。

张蓁站起身走到门边,一看便看到了与她只有一面之缘的妇人。

那妇人此时正在给众人分饼。

巴掌大小的炊饼,一人一块。

小树嘴里塞着葛根,像个土拨鼠一样两腮鼓鼓的。

举着炊饼笑的眉眼弯弯,可爱极了。

狗娃子也是如此,他快速将手里的葛根递到崔萍嘴边。

想让她尝尝:

“崔婶婶,我们找到吃的了,可好吃了,你快尝尝。”

小石头啃着饼子,吃的含含糊糊:

“哥哥们说下午还要去挖葛根,挖好了我们就拿去卖。”

“大哥哥说能卖钱。”

张蓁明知道他们喊错了,也不解释。

网友们说的对。

即使再不愿意承认,男性的身份在哪里都比女性方便。

话题一打开,小豆丁们围着崔萍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

张蓁没想到自己也有份,看着塞在手里的两张炊饼,腼腆的笑笑。

“不好意思,我其实……不是进城找爹的。”

崔萍摆了摆手。

“出门在外,机灵些好。”

城隍庙内,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葛根。

伴随着香炉里冒着的热气,画面一下子温馨了起来。

跟网友猜测的不同,崔萍不是这八个小乞丐中任何一个人的亲人。

大半年前的凛冬,崔萍跟着婆婆来苴兰城办年货,途经城隍庙。

她婆婆想着进去拜拜,求城隍老爷保佑来年雨水丰沛。

她也是那时候认识狗娃子他们的。

那时候的狗娃子还没现在高。

一问才知道他是跟着家里人逃难来的。

只不过他娘还没到苴兰城,人就死在了路上。

他跟着其他难民来到苴兰城。

衙门安排附近村子里正收编难民。

难民被打散后就近安排,但难民没田没地。

为了能吃口饭,难民们只能按需服役徭役。

不是清理河道,就是修路。

大冬天的,难民因挨饿受冻生病死了好些。

这些难民的孩子原本就不好安置。

苴兰城没有育孤园。

同行的难民自家的孩子都养不活,更不会去管别家孩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