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第5页)
nbsp;nbsp;nbsp;nbsp;“意图已经被你说出来了啊!”可惜清醒的只有朱淑真一个。
nbsp;nbsp;nbsp;nbsp;韩淲也确实听得清清楚楚,“听什么?听我娶媳妇?”
nbsp;nbsp;nbsp;nbsp;他都气乐了,“谁说我要娶媳妇了,我出来是给三郎和莲心两个送月饼的。你们能不能正经些!写写诗,作作词,那才是正经文人过中秋该做的么。瞧瞧你们,哪有个文人的样子!”
nbsp;nbsp;nbsp;nbsp;被揪住了错处,有理也要亏三分,更何况他们本就也没理。
nbsp;nbsp;nbsp;nbsp;一众文人都被训成了缩手缩脚的猴子。
nbsp;nbsp;nbsp;nbsp;没有办法,为了挽救些形象,只好做些正经事
nbsp;nbsp;nbsp;nbsp;“那么,以‘中秋’为题作诗词。限时一炷香,胜者得杨伯父家中所藏的御赐月饼一盒、我父亲腕上翡翠十八子一串、张伯父所藏上品松烟墨一锭”
nbsp;nbsp;nbsp;nbsp;三郎一一念罢,点燃手中的香,轻轻一甩,插在靠窗的青釉龙耳香炉中。
nbsp;nbsp;nbsp;nbsp;轻烟飘散,聚在府上的歌楼二层的人们便一边就着皎洁月色,一边三三两两苦思构想起来。
nbsp;nbsp;nbsp;nbsp;蟋蟀声声,姜夔先作完,收了笔。
nbsp;nbsp;nbsp;nbsp;“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nbsp;nbsp;nbsp;nbsp;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②。”
nbsp;nbsp;nbsp;nbsp;但听毕了,众人却无一不摇头晃脑:“不好,不好。虽用词精妙,意却太悲。偏题了。”
nbsp;nbsp;nbsp;nbsp;韩淲说“就是”:“听我的。”
nbsp;nbsp;nbsp;nbsp;便念:“一年明月在中秋,数日阴云不奈愁。忽喜新晴转书室,极知清夜照歌楼。
nbsp;nbsp;nbsp;nbsp;醉当弄影如坡老,诗就撞钟忆贯休。千里故人应若此,吾生常好更何求③。”
nbsp;nbsp;nbsp;nbsp;这
nbsp;nbsp;nbsp;nbsp;偏题倒是不偏题,意头也十分圆满,但却到底富贵过甚,少了些清丽风雅。
nbsp;nbsp;nbsp;nbsp;就在大家连连摇头,又在苦思冥想时,一位面生的官人在一旁冒了头,笑道:“我已得了一首。可否叫我一试?”
nbsp;nbsp;nbsp;nbsp;此人笑起来时飞扬洒脱,明明面上略见皱纹,却无一丝老态,眼神炯炯。
nbsp;nbsp;nbsp;nbsp;“这是张孝祥,张公。他和杨万里杨伯父、你的伯祖父虞允文是同年的一榜进士,不过他却不仅是进士。当时,他以二十三岁之身即被擢为第一,是为当年状元。”
nbsp;nbsp;nbsp;nbsp;三郎轻声给莲心介绍,“他当是我朝最年轻的几位状元之一了。”
nbsp;nbsp;nbsp;nbsp;莲心猜测:“既然如此,想必文采过人,必能给出‘中秋’佳作吧?”
nbsp;nbsp;nbsp;nbsp;三郎笑笑:“有可能,我们听听看。”又低声问,“每人一首,你可得了句子没有?”
nbsp;nbsp;nbsp;nbsp;莲心只会赏词,不会写词,憋了半天也就得了一句:“喏。就这些了。”
nbsp;nbsp;nbsp;nbsp;三郎也猜到了,接过她手中的纸,也不看,只收在手里:“无妨,剩下的我帮你补上。”
nbsp;nbsp;nbsp;nbsp;都是两人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习惯,无需多言,只简单两句,就交谈毕了。
nbsp;nbsp;nbsp;nbsp;两人便继续看着发出声音的中心。
nbsp;nbsp;nbsp;nbsp;此时,张孝祥微笑着,慢慢默背他方写出的中秋之词。
nbsp;nbsp;nbsp;nbsp;“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nbsp;nbsp;nbsp;nbsp;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④。”
nbsp;nbsp;nbsp;nbsp;好个状元之才,真不愧是古代的全国第一,确实力压众人,毋庸置疑呀。
nbsp;nbsp;nbsp;nbsp;莲心和三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同样的意思。
nbsp;nbsp;nbsp;nbsp;唉,和这群靠文采吃饭的人一起比诗词,何异于与千里马比速度呢?
nbsp;nbsp;nbsp;nbsp;想到这里,莲心只觉被三郎拿在手里的纸也突然碍眼起来,便不禁想伸手去拿:“罢了,我的就不拿出来丢人了”
nbsp;nbsp;nbsp;nbsp;话却被一旁不知何时过来的朱淑真阻断:“嗳,别。”
nbsp;nbsp;nbsp;nbsp;她方收了笔,显然是已经写好的样子,抬脸儿冲莲心一笑:“方才你与你哥哥的话,我也听着了。既然你们能写完,那干嘛要退缩呢?怕别人指指点点?反正我是不在意别人的眼光的。就算你再无法与别人相比,有,却总是比没有要好的,是不是?就像有的东西,你伸手不一定能要到;但不伸手,是一定无法得到的呀。”
nbsp;nbsp;nbsp;nbsp;说完,她也不再看莲心的神情,自顾自扬声念写好的诗:“秋来长是病,不易到中秋。欲赏今宵夜,须登昨夜楼。露浓梧云淡,风细桂香浮。莫做寻常看,嫦娥也解愁⑤。”
nbsp;nbsp;nbsp;nbsp;与张孝祥的相比,确要逊色许多。
nbsp;nbsp;nbsp;nbsp;周围人的反应冷淡不少,但莲心若有所思,拼命为朱淑真鼓掌、捧起场来:“朱姐姐,你真厉害。”